
居民在参加电力管理总公司与胜北社区联合举办的活动。 通讯员 提供

老年服务知心会志愿者们正在入户慰问居民。
通讯员 提供
胜利油田电力管理总公司不仅在效益上谋求新突破,更在民生建设答卷上写下温暖人心的答案。惠民生在电力管理总公司开展的各项活动中被体现的淋漓尽致,通过设立“领导接访日”、成立“老年服务知心会”、“居民委员会”等,体现了电力管理总公司“打造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和谐美好家园”的愿景。
每月设“领导接访日”
“网上接访”点对点为居民解疑答惑
8月12日上午,刘女士来到电力管理总公司信访办副主任王海鹏的办公室向他反映自己的诉求。王海鹏在了解情况后,耐心细致的对刘女士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帮助其想办法,刘女士听后满意的离开了。像刘女士一样遇到问题的通明苑小区居民则可以在每月16日“领导接访日”时,不出小区门就能反映情况。
据了解,1995年,电力管理总公司建立领导干部信访接待制度。每月16日,由电力管理总公司、胜北社区联合在通明苑小区定点接访居民成了雷打不动的项目。通明苑小区原为依托电力管理总公司机关驻地建设的小区,但伴随着电力管理总公司的整体迁出而变得“人气不在”。设施的老化,环境的污染等让居民们表现出了对改善居住环境强烈的需求上。
为了解决职工遇到的困难,电力管理总公司将每个月的16日设为“领导接访日”。按照“事要解决”的要求,抓好领导接访包案、协调处理,结案回访等各环节的落实,能够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对于当场不能够解决的,要在接访日当天形成“电力管理总公司领导接访日通报”,并在周一领导碰头会上进行通报,对于复杂难办的信访问题由领导碰头会共同研究决定,由信访部门督办落实。
“在不突破政策、原则上,尽最大可能帮助居民解决问题,真正的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王海鹏介绍,“信访办还会建立‘电力管理总公司领导接访内容落实情况表’来检查相关部门是否真的为居民解决问题。”从1995年至2014年,这19年的时间也让“电力管理总公司”这七个字在通明苑小区居民心中份量格外重,而在这七个字背后是电力管理总公司惠民生的坚持。
“19年的时间,这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坚持。也体现了多届领导班子对于职工家属的关爱与支持。”王海鹏说,“另一方面来讲,民心稳队伍才能稳。目前,通明苑小区的居民多为老年人,他们能在小区内幸福生活也是职工子女们殷切期盼。企业高速发展离不开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而家中老人生活安康则稳定了职工子女们的心。”
电力管理总公司联手胜北社区把“贴近群众、倾听心声、解开心结”作为民生工作的根本点和出发点。目前,电力管理总公司为了方便居民,推行“网上接访”模式,建立干群交流直达机制,“点对点”为居民解释疑惑。同时也推行了“信访代理”模式,建立诉求理性表达机制,“心贴心”为居民真诚服务。
设“老年服务知心会”
为老年人建“爱心档案”
8月12日下午,已经78岁的李福安骑着自行车来到电力管理总公司老年管理中心。他这次来是专程来感谢“老年服务知心会”的志愿者。此前,李福安的燃气管线出现了安全隐患,而他自己却不知道,志愿者们在入户随访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马上将问题告诉了李福安。李福安这才意识到管线的隐患并进行了整改。在感谢之外,李福安还带着另一项“任务”,他要为云南鲁甸地震灾区捐款。“由于我们这里还没有开始捐款的活动,就先让他把钱拿回去,等有捐款的活动时我们再第一时间通知他。”电力管理总公司老年管理中心党总支书记马军说。
李福安所感谢的“老年服务知心会”的志愿者们此时也正奔赴各个服务对象家里进行服务。“‘知心会’的灵感来自于学校的‘学生会’,‘学生会’为学生全新全意地服务,‘知心会’则要为老年人真心实意地服务。”马军说,“每一位‘知心会’服务的老年人,我们都将为他们建立‘爱心档案’及‘健康查体’档案。”
翻阅“爱心档案”,每一位老年人的彩色照片、电话、住址清晰的标明。“这是‘七知七心七会’工作法的一种形式。”“七知”是了解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兴趣爱好等信息。为了完成“七知”,“知心会”的志愿者们要做大量的走访调查工作,才能有详细的信息。而“七心”是指接到来访的老年人时要热心,关心生活时要诚心等。“七心”的实施让志愿者们在接触老年人时都能拿出自己最好的状态来服务老年人。“七会”则是指在服务老年人时要学会灵活的技巧及各种老年人需要的知识等,这样在服务老年人时可以得心应手。
家住通明苑小区的姜祖童已经快80岁了,但是他无儿无女,照顾他的责任落到了志愿者身上。平时志愿者们都会去姜祖童家里帮他做饭、打扫卫生,定期去看望他。这让姜祖童心里很温暖,“虽然我无儿无女,但现在志愿者们更像我的亲人。”
“居民委员会”
成居民贴心“代言人”
8月12日,家住通明苑小区的岳阿姨急匆匆地来到通明苑小区居民委员会,她找到了居民委员会副主任李炳森,并向他反映自己的阳台漏水、下水道不通的问题。李炳森了解情况后立即联系通明苑物业站工作人员并一起去岳阿姨家查看情况,物业站工作人员也表示尽快将岳阿姨家阳台及下水道进行修理。
李炳森的记录本上详细的记录着每一位居民来反映的情况,“虽然我们能解决的都是生活中细小的事情,但是我们依然尽心尽力的为居民解决问题。”居委会的成立让通明苑的居民切切实实的感到了方便。“现在居民有了困难都会来找居委会。”而居委会也真正成了“居民代言人”,他们义务为居民宣讲政策法规、调节矛盾、服务群众,得到了居民的信任。
2011年10月28日,这是让通明苑小区居民巴树华印象深刻的一天。这一天,电力管理总公司与胜北社区管理中心联名成立了通明苑小区居民委员会,而他也成为了第一批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居民委员会搭建起了小区居民与公司双向沟通的新桥梁。目前,居民委员会有8名工作人员,他们都是电力管理总公司从通明苑小区居民内聘请的。
“我们就像一座桥,连接居民与公司,让居民的声音能够传到公司领导那里,也把最新的政策法规及时传递给居民。”居民委员会副主任李炳森说,“我们平时都住在小区,也是小区居民中的一员,我们了解他们的感受。虽然我们做的也都是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居民有了问题也愿意来找我们。公司也可以从我们这里了解小区居民的情况。”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