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科技发力增储上产,连续15年获国家级科技奖励
申请发明专利200余件在中石化所有企业中打头阵
本报记者聂金刚
2014年08月15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地质科研人员正在研究稠油热采开发方案。 本报通讯员 代俭科 提供
  地质科研人员在对比地层。  本报通讯员 代俭科 提供
     2014年,胜利油田科技工作持续坚持企业自主创新的观念,在油田勘探开发、工程技术等领域不断加大攻关研究,组织实施各类项目318项。今年科技工作继续注重基础创新,近年来,油田每年依靠科技进步新增控制储量3000万吨以上,新增可采储量1000万吨以上,新增原油产量300万吨以上,为油田连续18年稳产2700万吨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鼓励创造,重视专利质量
318个项目引领科技进步

  为了发挥科技对油田稳产、增产的支撑作用,今年胜利油田组织实施各类项目318项,其中仅国家项目就有14项,其中包括国家重大专项6项、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课题3项、国家“973”课题2项、中欧合作项目1项。另外,胜利油田还组织实施了中石化项目94项、油田项目210项。
  在今年召开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突破及老油田高效开发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至此,胜利油田已连续15年获得28项成果国家级科技奖励,不仅实现了自身突破,也成为了同行业的记录保持者。同时,胜利油田获得19项中石化科技奖励、10项山东省科技奖励。
  知识产权方面,胜利油田鼓励创造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专利的质量。上半年胜利油田共提交专利申请321件,软件著作权登6件。《一种油藏描述的方法》荣获第十四届山东省专利奖二等奖,杨锦舟荣获山东省第四届优秀发明家称号,高雪峰、罗文莉获山东省第七届齐鲁巾帼发明家荣誉称号。近年来,胜利油田每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50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200余件,专利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升,在中石化所有企业中排名第一。
  在不懈努力下,目前胜利油田拥有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工程技术中心,先后建成山东省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等7个省部级实验室,以及30个油田重点实验室,取得了一大批国内领先乃至国际先进的科技创新成果,为油田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新驱动发展
各项科技成果增产明显

  胜利油田持续开展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今年上半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取得多项进展。“胜利油田特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技术”形成了层系井网重整及注采优化方法,孤岛中一区Ng3非均相复合驱先导试验和孤岛东区Ng3-4复合驱先导试验已明显见效。
  “渤海湾盆地精细勘探关键技术”改进和完善了成因法资源评价技术,实现了对探区油气资源量的多方法评价和可信度分析,并攻关形成弱反射信号储层识别、非常规油气储层预测、储层含油气性检测及清洁射孔等技术。“薄互层低渗透油田开发示范工程”攻关形成相控非均质地应力预测技术,研制新型钢体PDC钻头1种、改进钻头设计1种,完成了丰深斜601井现场试验,并创该区块最高634米纪录。5个示范区块动用储量1377万吨,建产能21.4万吨。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科技成果研发成功后,关键看推广。上半年,胜利油田成熟技术推广应用效果显著。“致密油藏长井段多级压裂水平井技术”截至6月底,已投产水平井48口,动用地质储量1200万吨,其中浊积岩37口、砂砾岩11口,累计产油量22万吨,2口水平井单井累油突破1万吨。“稠油油藏HDNS开采技术”已累计在260口水平井应用,累计增油120万吨。其中,春风油田第一口HDNS试验井累产油超过1.2万吨。 
  重科技、推创新
形成“塔”式模式

  胜利油田高度重视科技工作,把科技进步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部门、各单位把科技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全局上下形成了重视科技、推动创新的工作局面。近年来,油田级科研经费每年达1.4亿元左右,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在资金和人才等有力保障下,胜利油田构建了自己独具一格的项目培育机制。按照“超前准备一批、适时提升一批”、“单项技术攻关到多项技术集成”的科技立项思路,探索形成了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973、科技支撑以及中石化重大先导试验、中石化“十条龙”等在内的科技重大项目为龙头,中石化攻关项目为主体,油田项目为准备的“塔”式项目培育模式。
  以化学驱理论和技术研究为例,2000年以来开展油田级科研项目立项50余项,2003年以来承担中石化重大先导试验7项,2004-2007年为中石化“十条龙”重点攻关项目,2009-2012年培育成国家“863”重点项目,2008-2013年成为国家重大专项项目,化学驱理论从而经历了“七五至九五”的聚合物驱油理论、“十五至十一五”的聚合物加合增效理论、“十一五至十二五”的驱油剂加合增效理论的完善提升阶段。
  完善科技管理
注重人才创新

  为了激励科技工作者投身于研发创新,胜利油田设立科技进步奖、科技英才奖,实施专利“一奖两酬”,各单位也针对单位实际设立科技进步奖等奖项,奖励优秀技术创新项目和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多措并举,激发研究人员活力。同时,胜利油田始终注重精神激励,选树科技人才的典型,多措并举把更多的科技人员凝聚到油田科技创新实践中来。
  在激励科技人员的同时,胜利油田配套形成了完善的科技管理运行机制,集中目标、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打造了一批勘探、开发、石油工程等优势技术和高端技术。同时,胜利油田注重“外引”国内外研究力量,对于一些前沿性、基础性研究难题,主动组织油田研究院和国内外实力雄厚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攻关研究。胜利油田先后与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共同建立“油田电气工程联合研究中心”、“地震反演实验室”等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展相关领域的基础攻关研究,加快了技术创新步伐,也使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为油田所用。
  科技队伍建设能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保障,通过多年的努力,油田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素质进一步提高,科技人才结构趋向合理,目前形成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享受政府特贴专家、集团公司突出贡献专家、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学术技术带头人为龙头,以油田资深首席高级专家、首席高级专家、高级专家及二级单位专家为骨干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目前,已配套形成4个中石化优秀科研创新团队、11个油田科研创新团队。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为胜利油田高水平创新成果的形成奠定了人才基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