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化学冷采技术破油区“老大难”
垦119区块实施冷采技术,日产油达7吨
2014年08月13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本报8月12日讯(记者 顾松 通讯员 任厚毅 梁伟 张仲平) “很多年了,垦119区块预测储量超过两千万吨,规模巨大,但是一直未能有效动用。”熟悉这个区块的人都知道这个,在胜利油田是排得上号的老大难开发区块。日前,从垦119-5井上传来好消息,该井由胜利采油院稠油所科研人员实施强化冷采工艺后,日产油量达到7吨。一般说来,冷采的产量有热采的一半就不错了。这相当于一口热采井十多吨的产量。
  热采是传统的稠油开采方法,其技术核心就是通过对油藏或者井筒加热以降低原油黏度,提高原油的流动性,以达到提高油井产量的目的。
  而冷采就是应用常规抽油泵和各种非热力的方法开采稠油的过程。虽然热采的总体效果要好,但是总有一些油井情况不太适合热采。
  垦119-5井就是典型的例子。它是该区块的重点油藏评价井,它的试油成功,标志着垦119区块沙三段深层低渗透特超稠油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对区块产能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针对以上问题,胜利采油院稠油所、油保所等多所联合,按照胜利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指导精神,强化攻关,系统配套,半年内密切联系现场,分析地质资料和储层物性,进行岩心敏感性评价实验,原油降黏实验,热采和强化冷采不同开采方式驱替实验,反复论证方案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探索化学强化冷采降低开采成本的可行性。
  针对储层渗透率低的特点,科研人员实施全过程油层保护;针对原油黏度高的特点,采用“油溶性降黏剂+二氧化碳”多段塞化学强化冷采工艺,以降低原油黏度,增加原油弹性能量;针对油藏埋藏深,原油在井筒中流动困难,配套集成注采一体化+电加热+井筒掺稀降黏举升工艺。
  一系列具有高度针对性的措施带来了令人惊喜的效果。统计数据显示,该井投产费用大幅降低,为经济高效开发119区块奠定了强力技术基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