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口说话?咱们警察有办法
滨海警方侦破系列盗窃案,规范执法让“零口供”嫌犯难逃法网
2014年08月13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民警在勘查现场。 通讯员 提供
   本报记者 顾松 崔立慧 通讯员 卢明 卜祥敏 吴玉东
  2014年元旦刚过,滨海公安局滨东分局辖区某单位财务室内的保险柜被不法分子撬盗。案件发生后,警方顺藤摸瓜,将准备再次实施作案的两名犯罪嫌疑人杨某、于某抓获,另外一名犯罪嫌疑人王某潜逃。犯罪嫌疑人杨某、于某系累犯,具备很强的反侦察意识,在对他们进行审讯时,自始至终拒不交代作案事实。今年3月份,潜逃在外的犯罪嫌疑人王某落网,最终三名嫌疑人在公安机关的铁证面前,不得不低头认罪。
  案发:
深夜里的3个黑影
保险柜接连被盗

  “我们办公室内的保险柜昨晚被撬开了,里面的现金等物品都被偷了。”1月9日上午7时许,滨东分局110指挥中心接到东二路某单位财务室报警,随后分局迅速调集警力前往案发现场,一路民警进行现场勘查,另一路民警开展调查走访工作。
  据办案民警介绍,他们立即调取了案发现场周边的视频监控,经过仔细分析研判,发现3名戴着头套的男子在1月9日凌晨4时左右相继持作案工具进入案发现场实施盗窃。半个小时后,犯罪嫌疑人一起乘坐交通工具逃离现场。
  当天上午8时许,接到滨东分局通报的案情后,滨海公安局刑侦支队技术人员也迅速赶到案发现场,对现场进行更加仔细的勘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对痕迹物证进行提取并组织检验,完善固定相关证据,为日后的诉讼打下良好基础。
  无独有偶,就在民警紧锣密鼓地开展侦查工作时,滨海公安局基地分局辖区内也在当天发生保险柜被盗案件。得知基地分局辖区发生保险柜被盗案件后,滨东分局立即派刑侦大队民警赶赴这起盗窃案件案发现场了解相关情况。
  经过调查走访,结合案发现场周边的视频监控录像,警方发现基地分局辖区的案发时间为1月9日凌晨1时许,作案团伙也是三人。“经过分析比对视频监控和现场勘查,我们发现这两起保险柜被盗案件发案时间相隔较短,作案过程相似,作案手法相同,作案交通工具主要特征一致,基于这些条件,我们判断是同一伙人连续作案。”滨东分局副局长赵玉江说。
抓捕:
紧追不舍锁定嫌疑人
准备再次作案时被抓

  一天连续发生两起保险柜被盗案件,影响恶劣,给办案民警增添了很大压力。滨东分局决定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随即全力开展案件的侦破工作。两起案件经过串并后,警方明确了侦查方向。
  “经过4个小时的连续工作,我们发现了犯罪嫌疑人作案时使用的车辆,然而狡猾的嫌疑人却在作案时将车辆号牌进行遮挡。”滨东分局刑侦大队技术中队中队长韩中海说。 
  在确定了作案车辆后,警方按照“以车找人”的思路对车辆进行调查,然而车辆号牌被挡,怎么才能找到作案车辆?这给案件的侦查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穷则思变,就在案件的侦查一筹莫展之时,办案民警及时调整侦查思路,运用逆向思维开展侦查,综合运用多种侦查措施,民警发现犯罪嫌疑人为流窜作案,并于作案后往德州方向逃窜。得知这一重要消息后,专案组立即派6名民警组成抓捕小组赶赴德州。
  “当时我们在德州调查了一天,始终没有找到作案车辆的踪迹。”滨东分局刑侦大队一中队中队长薛峰说,后来经过侦查发现,犯罪嫌疑人在到达德州后又迅速往河北方向逃窜。1月11日,民警到达河北后及时与当地警方取得联系,经过两地公安机关密切配合,犯罪嫌疑人的真实身份逐渐浮出水面,三人均为河北省人,都因盗窃被判入狱,且刚出狱不久。但是办案民警发现,3名犯罪嫌疑人到达河北后便分散藏匿,了无踪影。
  茫茫人海,怎么才能找到犯罪嫌疑人?案件的侦破一度陷入僵局,警方决定回到原点仔细分析,认真梳理犯罪嫌疑人近一年的活动轨迹,经过串并案,发现这个盗窃团伙主要活动地点为德州、威海和东营,威海近期就发生了流窜盗窃保险柜的案件。事不宜迟,警方兵分两路,一路前往德州,一路赶赴威海开展工作。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在威海,警方连续奋战,在当地公安机关的配合下,终于发现了有关犯罪嫌疑人的重要线索。1月24日上午,警方果断出击,将正要出去再次实施作案的犯罪嫌疑人于某和杨某抓获,并当场起获了部分作案工具、车辆和赃物。但是另一名犯罪嫌疑人王某闻讯逃匿。
  审讯:
完善证据链寻找突破口
证据面前嫌犯终伏法

  为了尽快查明案情,1月24日警方连夜将于某、杨某押解回东营进行突审,但是,民警在审讯过程中却遇到很大困难,犯罪嫌疑人于某、杨某非常顽固,几乎是一问三不知。于某和杨某只交代他们同为河北省人,分别于1993、1994年因盗窃罪被判死缓,并且在一个监狱里服刑,是狱友关系,2009年和2011年分别出狱,但是其他一概免谈,甚至极力否认来过东营。案件的审讯工作一度陷入僵持状态。
  作为累犯的于某和杨某早已熟知,公安机关办案是需要证据的,自认为只要他们不说,警方就拿他们没辙。针对该案的复杂情况,警方及时邀请检察机关提前介入,检察机关在听取汇报后,对警方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案件下步办理提供了指导意见。就犯罪嫌疑人“零口供”的情况,办案民警不急不躁,不等不靠,一面与嫌疑人斗智斗勇,一面围绕物证开展工作,将案发现场提取的痕迹物证和搜查扣押作案工具送往滨海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进行技术鉴定,经过鉴定,两者刚好吻合。警方对嫌疑人的活动轨迹制作了详细的试听资料分析比对报告,同时对现场痕迹物证鉴定报告一并附卷提请逮捕,由于案件前期侦查工作扎实,现场关键证据运用得当,犯罪嫌疑人杨某、于某于2014年2月28日被东营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心存侥幸的犯罪嫌疑人于某和杨某原以为“零口供”便能躲过一劫,可即便是他们不说话,警方同样能收集到他们的犯罪证据,将其绳之以法。两名犯罪嫌疑人被批捕后,专案组民警更加坚定了信心,继续对潜逃的第三名犯罪嫌疑人王某开展侦查。民警四上河北,行程3000余公里,经过连续十几天的蹲守,终于在2014年3月11日,在河北省故城县将犯罪嫌疑人王某抓获归案,并当场缴获了作案用的汽车。至此,系列盗窃保险柜涉案犯罪嫌疑人全部归案。
  王某到案后,认罪态度良好,案件的审讯逐渐有了眉目。据王某交代在作案过程中,王某负责放风,于某、杨某二人实施作案。而杨某比较“独”,分赃喜欢占大头。警方敏锐地发现,这是他们三人的矛盾点,专案民警进行综合分析,将于某作为审讯的突破口。为此,民警赶赴河北景县、吴桥、德州庆云、威海文登、乳山等地了解他们的人生经历、社会关系、人际交往、性格特点等。做了大量的准备之后,民警还专门实施了两次模拟审讯,最终成功使于某供述了在东营作案两起、德州作案两起、威海作案五起,盗窃保险柜案值11万元的犯罪事实。拿下于某后,警方乘胜追击,采取政策攻心、亲情感化、利益矛盾等审讯策略,同时辅之以强有力的证据,在警方强大证据压力下,最终杨某也不得不低头认罪,也如实供述了上述犯罪事实。
  在强有力的证据面前,任何犯罪也将无所遁形,再狡猾的犯罪嫌疑人也难逃法网,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