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切忌乱投医正规治疗可减少肝癌发生
 
					
   				2014年08月04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题为“重新思考”。国家卫生计生委日前举行在线访谈,邀请专家介绍我国肝炎防控工作现状,并与网友进行互动交流。
  针对网友提出的市面上一些乙肝药物治疗手段是否有效的问题,专家表示,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抗乙肝病毒疗法为基于干扰素类药物的治疗和口服核苷酸类似物的药物治疗,其他疗法都没有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也没有经过批准。
  专家强调急性乙肝可以自愈,慢性乙肝目前还缺少有效的治愈手段,但多数病人可以通过抗病毒治疗,延缓疾病进展,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在控制病情的基础上,少量病人可以实现临床转阴或者治愈。
  针对接种乙肝疫苗一段时间后,抗体滴度过低是否需要补种及补种时间的问题,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流行病二室主任张国民表示,疫苗接种成功后虽然抗体滴度会降低,但机体具有免疫记忆,也会产生保护作用,此时若机体再次接触乙肝病毒,机体内抗体也会在短时间内升高,产生保护作用,所以并不建议进行加强接种。但对于医务人员等经常有血液接触的高危职业人群,抗体的滴度保持在较高水平是最保险的。
  专家强调,肝炎预防除了接种疫苗外,公众还应重视食品及饮水卫生,避免不良生活习惯等,特别是不能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容易造成皮肤黏膜轻微破损的物品;避免多性伴和无防护的高危性行为;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有创操作;文眉、身体打孔等创伤性美容项目应去正规的医疗机构;避免过度饮酒,避免肥胖和滥用药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