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突然频频尿床须警惕尿路感染
 
					本报记者吕增霞
   				2014年08月04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一到夏天,很多小朋友在家长的陪伴下去清风湖沙滩玩耍。但是医生提醒家长,夏季是小儿尿路感染的高发季,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卫生。
  和同龄小朋友一样,乐乐特别喜欢玩沙子,正好邻居家在盖房子,有一大堆黄沙,那里就成了乐乐的“游乐园”。然而最近,妈妈发现乐乐出现了尿床的问题。从小到大几乎不尿床的乐乐,最近天天尿床,有时候一晚上尿床好几次,甚至大白天还尿湿裤子,常常刚尿完几分钟就又说要尿尿了。妈妈觉得不对劲,就带乐乐到医院检查,才知道她患了尿路感染。无独有偶,2岁的齐齐连续几天发热,经常哭闹,家长以为她晚上吹空调着凉了,就给她口服了小儿退烧药。然而,齐齐暂时退烧后又反复发烧,到医院一检查,也是尿路感染。齐齐的妈妈很纳闷:“我也得过尿路感染,整天尿急、尿频还尿痛,可孩子只发烧,也是尿路感染吗?”
  东营市立儿童医院主任锡霞说,小儿尿路感染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这与成年人有所不同。对于部分泌尿系统感染的宝宝,发热是一个主要的临床表现,特别是发生于婴幼儿期(1~3岁)的急性尿路感染,多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轻咳、反复腹泻等。
她提醒家长,孩子出现排尿时哭闹、尿频或有顽固性尿布疹等问题,都应该考虑泌尿系感染。如果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切不可想当然地认为他得了感冒而随意使用抗生素,否则,可能影响孩子尿常规检查、细菌培养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延误尿路感染的确诊时间,导致病情贻误。
  一般来说,小儿尿路感染“重女轻男”,主要是因为女孩的尿道较宽、短,尿道口离肛门较近,因此更容易感染。医生提醒家长,孩子去室外玩耍时,尽量不要穿开裆裤,否则,不仅会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出现外伤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如果孩子待在家里,也不能一直穿着尿不湿,因为长时间不换尿不湿很容易造成“红屁股”,家长可以适当让孩子光着小屁股,透透气。
  夏季预防尿路感染,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让孩子多喝水、不憋尿。然而,不少家长有这样一个困惑:孩子整天在喝水,就是尿少。医生说,夏季天气炎热,小儿排汗量特别多,为了预防水分从汗腺大量流失而造成人体脱水,肾脏必须浓缩尿液,从而保存身体的水分,于是就出现了尿液变浓、尿量变少的情况。然而,多喝水之所以能预防尿路感染,就在于多喝水可以多排尿,从而更好地排出细菌。但是,夏季喝进去的水多以出汗的形式排出了,并没有形成尿液,怎么办呢?唐为红建议家长可以让孩子多吃点西瓜、冬瓜等利尿食物,多吃点加入薏苡仁、淮山药、赤小豆的大米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