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诚信建设,不良企业上“黑榜”
 
					
   				2014年08月04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本报8月3日讯(记者 段学虎) 近日,东营市印发了《东营市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实施方案》(下称方案),以建立各个领域的诚信“红黑榜”为重点,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的建设。在全市范围内建设社会诚信体系。
  方案要求,以社会服务单位为重点,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以食品药品行业为重点,加强商务诚信建设;以规范公共场所行为为重点,加强社会诚信建设;以执法司法部门为重点,加强司法公信建设。
  在东营信用网“红黑榜”栏目中,一些职能部门已经发布了一批各行业的企业名单,既有“红榜”,也有“黑榜”。在红榜上,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山东省优秀市政工程施工企业名单被公布出来。
  如果企业一但被公布上了“黑榜”,用工招聘、业务开展就会受到影响。相反,如果企业上了“红榜”,对企业的发展会有很大的作用。”东营市某企业负责人刘女士说。她希望这个“红黑榜”制度能够持续下去,“现在来看,‘红黑榜’上多数是企业的信息,希望随着制度的完善,能涵盖到整个社会。”
  方案介绍,通过一系列措施,在东营市建立一种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包括行政性、市场性、社会性信用奖惩机制。并开展一系列诚信活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