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梁
2014年07月26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申学利

  在我们家里珍藏着一块宝,一块镇宅之宝,可是,你不必想入菲菲,它并非奇珍异品,也不是千年古灵,而是一根粗短坚挺的木头,平凡至极的一段树干。为什么对一根木料如此敬重有加,原因还得从几十年前的那个雨夜说起。
  俗话说,“七月看汗涝,八月定太平。”岂料那年从七月初五开始,持续一周的特大暴雨降临鲁北平原,多见干旱年景的沙河流域大水漫滩,数日不见太阳,天如重铅,一片朦胧;天穹像一双泪眼,仿佛谁的一个不经意的咳嗽就能震爆玉皇大帝的泪腺。那时农村的人家都烧柴草做饭,可柴草在南墙根底下早就淋成泥了,因此人们都三顿饭并作两顿饭吃,省粮食更省柴禾。七月初七更是一个“哭”日子,牛郎会织女。这天我们一家人早早就上炕睡觉了,窗外是一片雨声,电闪雷鸣。那时没有电视,甚至电灯才扯上几天,雷雨天电灯也不敢开,父母就给我们姐弟讲些“瞎话”,想冲淡一下晦雨如磐带来的恐惧。
  夜里醒来,我迷迷糊糊爬起来尿尿,天井里还是风雨交加,窗口随着闪电忽明忽暗,我们睡觉的土炕也仿佛在颤动,包围着土炕的老房子就像大海上漂泊的一只小渔船马上就会被风浪打翻。父母安慰我们说,蒙着被子睡啥都听不见了。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也许快天明的时候,在似梦非梦中,突然听到一声闷响,风雨声一下子冲到耳边,雨腥味泥土味扑面而来,怎么啦,我惊恐地睁开惺忪的眼睛,发现卧房的北墙不见了,分明看见了房子背后小院里摇曳的树木和倾斜的丝瓜架。我第一时间意识到我们的老房子就要倒了。这时候父亲也惊醒了,我们一家人偎缩成一团,就像坐在野外的山洞里。可是奇迹出现了,房顶并没有瞬间塌下来。
  父亲胆颤心惊披衣去察看,原来北墙在阴面,长期雨水浸泡,根基松软了,再无力支撑墙体的重量瘫塌了,就在倒下去的瞬间,里面出现了一根柱子,不偏不斜抵在横梁之下。柱子顶着横梁,横梁撑着房顶。我们成了庇护在柱子之下死里逃生躲过一劫的幸运儿。我抚摸着黑漆漆坚硬无比的柱子,感慨万分:平时埋藏在墙里,不露声色,一辈子默默承受,无人知道它才是房子的脊梁骨,今天它挽救了我们老少一家,成了我们的救命恩人。
  秋后,我们家在原址又建了新房,这根柱子替了下来。父亲说其余的东西都可以卖掉,唯独这根柱子值多少钱也不能卖,我们不能忘了这棵柱子的恩德,后来父亲在院子里盖了一个小车棚,依然把它用做柱子,在这个小小的所在,它依旧站直腰板,耸立在天地之间。
  数十年过去了,我们每每回到渐老的父母身边,不论在外边受了多大的委屈和付出怎样的艰辛,心立刻变得坦然淡泊了。因为在老家的院子里,有没有被岁月压弯腰的父母,和依然站立的始终没有被光阴剥蚀的柱子。父亲意味深长地说,巍峨的房子需要柱子,人也需要柱子,这柱子就是一个人的脊梁,在危难降临之时,才能屹立不倒壮志不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