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华工日记
文/片本报记者王超段学虎
2014年07月26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蒋德山展示其祖父蒋镜海写的《华工日记》。
     2014年7月28日,一个如此稀松平常的日子,而就在100年前,却是一个举世震惊的时间点。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今年正是一战爆发100周年。而在广饶县一个普通人家中的一本普通日记本,也成为了中国人经历一战的见证。
  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正式加入协约国参战,但当时中国并没有派出真正的军队参加战斗。从1916年年中开始到1917年,中国政府正式对同盟国宣战,当时的北洋政府曾半官方半民间的在中国招募了14余万华工远赴欧洲一战战场。这些以北方农民为主组成的中国劳工就是真正作为中国的代表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称为“中国劳工旅”,他们为协约国西线战场提供了重要的劳动力,其中有五千华工最终埋骨异域(蒋镜海日记所载数字)。而其中的一位幸存者蒋镜海是广饶县人。投笔从戎的蒋镜海在出国期间,保留着在小日记本上写作的习惯。他将他的见闻和感慨记录在方寸小本上,无意间,完成了一次重大历史的见证。
  1918年,一战以协约国胜利而告终时,当时的中国文化界领袖蔡元培先生曾经发出了这样的呼声,“劳工神圣!劳工万岁!”先生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因为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对外战争首次以战胜国的姿态出现在世界面前,而其中赴欧参战的十几万中国劳工,更是这一次中国成为战胜国的付出血汗最多的人们。
  老人去世几十年后,其后人在整理老人遗物时,发现了这本尘封了几十年的日记,在这小小的日记本上,蒋老先生或用钢笔、或用铅笔,记录下了他在一战期间赴法参战的种种经过。现在其孙——现已85岁的蒋德山老人历尽十几年岁月,艰苦整理老人的遗作,向我们还原出了100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劳工的艰辛经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