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呼吁校园操场对外开放,学校称管理存在难题
市民想进学校锻炼,难啊!
2014年07月25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某中学的运动场大门紧闭,不对外开放。
   文/片 本报记者 王龙

  夏日的夜晚,如果有一个地方可以踢足球或打篮球,亦或是晚饭之后散散步,对很多爱好运动的市民来说都是件惬意的事,而设施良好的校园体育场无疑是最佳选择。眼下正值暑期,学校的操场、体育设施等都闲置了下来。日记者走访发现,多数学校的体育场地均“闭门谢客”,不少市民呼吁校园操场在暑期可以适当对市民开放。
  多所学校操场假期不对外开放
  7月22日,记者先后走访了市区的多所中小学,对暑假期间体育设施开放情况进行了解。上午10点左右,记者看到市一中的运动场空荡荡的。记者询问保安假期能否进入校园运动时被一口回绝,“暑假期间校园是不对外开放的,不允许市民进入校园运动。”随后,记者又先后到市实验学校、油田一中等了解情况,值班保安均表示,放假后,学校不允许外人进入,操场也不对外开放。
  而当谈到假期能否到学校打球一事,同学小薄告诉记者,他和同学暑假里已经跑了好几所学校,但是都吃了闭门羹。 
  记者随机采访20位市民,80%的人觉得小区附近没有正规的体育运动场,都希望能到就近的学校里锻炼,但最终的结果都是“碰壁”。不少市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小学操场假期应该对外开放,以更好地利用学校资源,为学生和社会服务。
  “学生都放假了,学校的体育设施闲着往往造成资源的浪费。学校可以适当的开放一部分运动场地,并在管理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市民王先生说,假期一到,学生们就回家了,与其让学校体育设施闲着,不如让周围社区居民利用起来。 
  不过在采访中也有不同的意见出现,市民刘女士认为,市民可以到大学、公园和广场锻炼,并不一定非得到中小学里运动,而且市民进入学校对学校的安全也带来一定的隐患。
学校大门紧锁多为安全考虑
  “学校的操场是给学生上课和课间活动用的,对外开放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如果是假期和周末开放,学校设施损坏、财物丢失怎么办?”记者在采访了几所中小学的负责人时遭到了这样的反问。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学校大多实行封闭式的管理,一旦运动场地对外开放,如何对社会人员进行管理是最大的难题。而且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必定加大了对教学器材的损耗。如果要收费,收费标准如何制定,也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学校不愿意打开校门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安全问题。在学校运动出现人身安全问题,往往伤者都会找到学校承担责任。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学校干脆闭门。另一方面就是担心财产安全。  22日下午,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东营市教育局,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一段时间市里出台了相关文件和政策,规定部分学校在暑假期间对学校的学生开放,但是还没有相关的文件规定对市民开放校园的运动设施。
政策:
  学校节假日可开放体育设施
  2009年起实施的《全民健身条例》规定,学校应当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公办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国家鼓励民办学校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
  2011年,国务院下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再次提出学校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要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并在保证校园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对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给予经费补贴,为学校办理有关责任保险。要积极创造条件将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