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流动摊,农贸市场干净了
2014年07月25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孙娜娜 张小倩 王晓云
    今年是东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决战之年,创城也早已融入这个城市每位居民的生活之中,创城到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本报新闻女生三人组走上街头,深入社区,以“创城小‘晓’说”栏目去讲述创城过程中,居民身边正在发生的那些变化。如果您有自己的创城故事与我们分享,欢迎拨打栏目热线:13287315762或15552403538。
  23日下午4点,运河路上一家饭店的店主刘成骑电动车到金水农贸市场买菜。许久未到该处买菜的他发现,金水市场南北道路两侧的流动摊点不见了,出入不再拥挤,附近居民再也不用推着车子进市场。
  “好久没来了,焕然一新的样子让我觉得像是走错了地方。”刘成说,之前来金水市场买菜,短短的几十米路上,来往的车辆、前来买菜的市民再加上道路两旁的商贩摊,往往要等个几分钟才能进市场买菜。“之前这两边全是卖凉皮、油饼、水果的摊子,有时为了躲避车辆就得贴着路边的摊子走。”刘成说,如今的道路两侧已没有任何摊点,市场东门两侧设置了自行车和电动车的停放点。以前很多人都推车进市场里面买菜,人多的时候就会很拥挤,也难免磕磕碰碰。“现在有专人看管,有地停放自行车,菜市场内秩序变好很多。”刘成还注意到,原本堆放在路边的垃圾也消失不见。“现在看着菜市场干净整洁,也愿意过来买菜了。”
  自从2012年金水市场升级改造后,市场内摊位整齐,按功能划分了蔬菜、干果、水产等不同区域。但时间一长,就有很多外来的小贩在市场门口开始摆摊。“路两边都是摊位,我们进货推车都不好进。现在经过整治,既方便了我们进货,也方便了附近居民。”在市场内卖菜的李先生说。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动员全市场经营户参与文明诚信市场创建。2014年5月,市场全体经营户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上签名,共同倡议“文明经营,共创全国文明城市。”如今,倡议书悬挂于市场显眼处,接受附近居民的监督。
  把商贩搬到市场中,方便了居民出行,也畅快了人心。执法部门与商贩配合,这是在为创城点赞。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