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改革莫成“开往涨价的地铁”
2014年07月25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北京公共交通价格改革箭在弦上。该市“我为公共交通价格改革建言献策”活动,已有2万多人参加,收到4万多条建议,多数支持“微调”、“涨价”。
  不知从何时起,一说到“价格听证”,一说到“价格调整”,一说到“价格改革”,主旋律似乎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涨价”。北京这次“公共交通价格改革”也不例外。从媒体报道的“多数意见支持票价微调”来看,显然已定下了涨价的调子,打下了涨价的伏笔。
  以北京公共交通为例,一边是“运行运营亏损严重”,一边却是公交司机的月薪达到8000元;一边是吃财政补贴,一边又是“人力费用、电力费用、设备维修费用每年都在快速增长”。既然企业如此“不景气”,为何员工的工资、待遇反而不降反升?既然吃了补贴,为何仍要哭穷?
  公交改革莫成“开往涨价的地铁”!即便涨价,也要把提升管理水平、改进服务质量一并纳入“改革”的议事日程。比如,在高峰期增加车次、缩短发车时间;科学设置站点,优化公交线路,健全公交体系;畅通地铁和地面公交“最后一公里”,引导客流、提供便利等。
  当前,全国公车改革已正式“起步”。有分析认为,若按近年传闻中所说的3000亿元公车费用计算,车改到位之后,每年将节支1500亿元以上。
  如何把公车改革省下的1500亿元好钢用在刀刃上?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不失为一条叫好叫座的“快车道”:既可解决出行难,又可缓解拥堵,还能节约成本、节约资源,可谓一石四鸟,事半功倍。
    (潘德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