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厢车比两厢车安全吗?
2014年07月16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见习记者 侯晓芸
  我们在谈论轿车时,常常会说这是三厢车,那是两厢车,那么您不禁要问“厢”究竟指的是什么,三厢车比两厢车安全吗? 
  现在我们常见的轿车一般是三厢车,之所以称之为三厢车,是因为它的车身结构由三个相互封闭用途各异的“厢”所组成:前部的发动机舱、车身中部的乘员舱和后部的行李舱。最初,发动机舱只是用来安置汽车的发动机、变速器、转向、制动等重要总成,后来,发动机舱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起来,现代汽车的发动机舱还肩负着被动安全性的重要使命,即当汽车发生意外的正面碰撞时,发动机舱会折曲变形以吸收碰撞产生的巨大能量,减少碰撞对车内外人员的猛烈冲击,起到保护车内乘员的作用。车身中部的乘员舱设计坚固、刚性大,遇到碰撞和翻滚的冲击时车厢变形小,能够防止车门在运动中自行打开甩出乘客,减小乘员因车厢变形挤压致伤的危险,并有利于车祸后乘员能顺利地打开车门逃生。后行李舱不仅要负责行李的放置,它还肩负着降低后车追尾所致伤害的功能。 
  两厢车的前部与三厢车没有区别,作用也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这种汽车将乘员舱近似等高度向后延伸,把后行李舱和乘员舱合为一体,使其减少为发动机舱和乘员舱两“厢”。由于两厢式汽车也有独立的前发动机舱,与三厢式汽车一样,它也具有良好的正面碰撞保护性能,不论其是标准型还是短头型的,都能满足目前的正面碰撞保护要求。两厢车尾部有宽敞的后车门,使这种汽车具备了使用灵活、用途广泛的特点:放倒平后排座位,就可以获得比三厢车大得多的载物空间,可用来运送许多大型家电和家庭用品。虽然在我们国家还有不少人看不惯两厢轿车,觉得它不像个轿车,但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的实际用车状况,这种尺寸短小、使用灵活的汽车将会越来越受欢迎
  撇开驾驶员的因素讨论两厢车安全还是三厢车安全,实际上是在讨论汽车后面碰撞对于车身尤其是乘员的影响问题。大多数人想当然的认为,三厢车因为后面多了个屁股,在碰撞时的缓冲要比没有屁股的两厢车要多,吸能更多,因而对乘员的保护更好。
  这种认为汽车的安全性取决于车身结构的说法有些牵强。虽然我国现在还没有后面碰撞标准(欧洲后面碰撞标准速度为50公里/小时),但是目前所有两厢车的后部,都有一定的碰撞变形区域设计,足以吸收碰撞产生的冲击能量。况且在实际上,对于汽车和乘员最大的安全威胁是来自侧面和正面的碰撞,而不是后面碰撞。因为,一方面,两者遭遇的撞击力度不同。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前者碰撞速度可能是两车速度之和,后者的撞击速度多是后车和本车速度之差。另一方面,两种情况撞击时乘员受到的保护不同。正侧面撞击,乘员靠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得到的保护不如后面撞击中乘员靠座椅得到的贴身保护全面.显然,那种多一个厢体就更安全的观念是过于直观过于感性和过于想当然了。其实汽车安全与否和是否两厢三厢无关,而与汽车设计与制造有关,设计和制造得好,两厢车同样安全,设计制造得不好,三厢车也够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