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情况咋救人,饺子怎么包——
“小兵”们今儿收获贼多 
文/片本报记者聂潇潇
2014年07月16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小记者们自己包起饺子来创意无限。
  小记者们学习如何紧急施救。
     按照夏令营的课程设置,除了日常的军事训练,小记者们还要掌握自救互救等一些简单的救援技能。15日,教官们为大家安排了一堂紧急救助课,让大家学会如何在没有医护人员的情况下抢救同伴的生命。下午,“小兵”们还学会了包饺子,过了一把包饺子的瘾。
紧急施救门道多
  上午2个小时的训练过后,教官为大家准备了一堂如何进行紧急施救的技能课程。
  负责本次夏令营医务工作的王女士首先为大家讲解示范了如何在病人昏迷的情况下进行心脏复苏和人工呼吸。
  平时只在电视里见过这些急救措施的小记者们听得入迷。“在进行心脏复苏之前,千万要先拨打120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护车的同时进行急救。人工呼吸的时候,要确认被救者的胸腔是否有起伏,不要做无效救援,错过抢救时间。”王医生说。
  按照王医生的指导,两名小记者在大家的注视下进行了正确的示范动作。“身体部位除了关节,其他地方是不会弯曲的,如果有弯曲,就证明是骨折了。”说到骨折、烫伤、扭伤等问题时,坐在旁边听讲的小同学们瞬间新闻敏感“上身”,一个个举起手提问。
  王医生耐心地回答了大家的问题,直到午饭时间,小家伙们还是有问不完的问题。“学会了人工呼吸,回家教教我爸去,上次他教我做人工呼吸,程序不对!”集合时间到了,大家对急救课堂意犹未尽。
包个饺子,创意无限
  午饭过后的阴沉天气,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降临刘公岛。为了避免免疫力低的孩子们感冒,教官们取消了下午的室外训练,让大家专心整理好内务。一名教官告诉记者:“既然下午不用训练,我们安排了大家去餐厅集体包饺子,避免大家午休后的自由散漫,而且还能增多大家的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眼看准备好的饺子面和饺子馅摆到了桌上,站在门外的小记者们早就忍不住要施展身手了。听到教官命令后,个个箭步冲到餐桌旁下了手。“我来擀皮!我从小就会擀皮了!”“看我来包个举世无双薄皮大馅儿的大饺子!”“哎呀,你别把面撒到地上了!”还没等教官下令,包饺子活动已经开始了。
  记者在“包饺子大军”中转悠,除了多数插科打诨、发挥创意的以外,还真发现了一个包饺子能手。一个小男孩左手饺子皮,右手擀面杖,虽不像大人一样熟练,但样子已经有八分像了。“这是我跟奶奶学的,每次奶奶包饺子我都会帮她。”
  晚上七点,大家的终极饺子终于出锅了。“你看,这是我包的,真好吃!”“皮儿是厚了点,但馅儿还是好吃哒!”
  本次暑期军事夏令营活动将分批进行,分别为五天、九天及十六天的军事训练,年龄限制在8-15岁。现启动第二期报名招募活动,想来体验军营生活的小朋友们抓紧报名啦!
  报名可拨打电话13562290809 18654691767,本报小记者可通过小记者QQ群进行报名。
  (原来的“五天、十天、十五天”改为“五天、九天、十六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