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日,正在黄河大桥进行铺轨任务的德大铁路,距离全线合拢仅剩下7公里。 本报记者 杨玉龙 摄
本报7月14日讯(记者 杨玉龙) 随着“第二条胶济铁路”德大铁路铺轨进入倒计时,有望年底就能竣工通车,将彻底改变东营铁路交通末端的现状,成为北上天津、北京,下至烟台、青岛的重要一站。而建成投用超过40年的淄东铁路因设计时速低、平交道口多、运货能力低,将迎来改造,成为连接德大铁路与胶济铁路的桥梁。2014年上半年,东营紧抓国家黄蓝战略机遇,在交通等领域的大项目成果显著。
“新建的德大铁路是国铁一级,胶济铁路的级别也很高,但从淄博引出的淄东铁路是国铁三级,还是采用内燃牵引,速度和货运能力已经严重滞后,所以对它进行电气化改造非常有必要。”14日上午,东营市发改委铁路办工作人员介绍,德大铁路修建后,淄东铁路将成为连接胶济铁路与德大铁路的重要通道。
除了淄东铁路,作为2014年东营交通领域重点工程的北防波堤项目,也已正式进入施工阶段,现已袋装砂抛填27597立方米,占总工程量61.6%;砂垫层抛填50780立方米,占总工程量的10%;正在进行排水板施工。滨海生态防潮堤项目,已启动了滨海生态城区域围填海运作模式研究工作,初步确定了具体研究内容。东营港广利港区总体规划正式获得省政府批复,标志着东营港广利港区建设迈出关键性一步。
东营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抢抓国家实施黄蓝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一大批项目接连上马。记者从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建设办公室获悉,在创建国家级农高区项目上,省政府关于将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并列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申请报告,已经国务院批示转至科技部,有望实现东营国家级高新区的突破。
另外,黄河南展区政策争取方面,国家黄委已原则同意将黄河南展区现房台村进行土地增减挂钩,土地指标由东营安排使用,已争取杨庙社区项目纳入2014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其用地占用省计划指标,黄河南展区群众共获得上级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4400万元。
中美清洁能源合作产业园建设取得新进展,成立了中美清洁技术转移中心,已全面展开工作;委托ECP成员企业ICF国际咨询公司对滨海新材料园进行资源绩效提升潜力评估与持续改进能力建设咨询,于6月9日召开了项目启动会;完成了中美清洁能源展览展示方案设计和中美企业创新中心的方案评审等。在推进对外贸易发展方面,截至6月底,累计争取出口退税指标14.4亿元,办理出口退税10.47亿元。
上半年,东营市直部门、单位共争取到上级无偿资金159800万元。其中,农业类资金19336万元、住房保障和节能改造资金26666万元、黄蓝切块资金15000万元、环保专项资金4716万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