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卖冰棍车偷孩子”系谣言 
民警提醒,市民看到此类信息要多方求证,不要轻信盲目转发
2014年07月15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本报7月14日讯(记者 王超)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成为一些人传播谣言的场所。近期,有不少微博、东营本地QQ群等网络交流平台流传有儿童被偷的消息。记者向公安机关证实,此消息并不属实。民警提醒,市民看到此类信息可多方求证,切勿轻信,更不要盲目转发。
  近来,在QQ群、微博、微信等网络载体上,一条偷孩子的信息被许多人转发。该信息大致内容为:街上来了个卖冰棍的,开一辆悬挂黑龙江牌照的面包车,那是偷孩子的......该信息内容非常详细,乍一看,非常容易让人误以为真。有民警表示,已经接到过不少网友的反应咨询,有的甚至向民警反映已经好几个孩子被偷,还有的甚至说是直接抢孩子。对于网友反映小孩的情况,民警经过查询,未接到类似警情,消息属于谣言无疑。
  利津县公安局城区派出所周警官近期接到过网友的反映,甚至有网友还给其发来很有“说服力”的照片,说是在滨州沾化县已经逮到曾在利津偷孩子的卖冰棍的面包车,有一个小孩正从车上下来,并且车周围是警察。为此,周警官专门联系了滨州当地派出所,当地警方表示也接到过类似反映,经查,照片是从某网站下载的一张毫无关联的照片,当地警方并没有接到类似偷盗孩子的案件。就此问题,记者在网站上输入关于此信息的关键词,搜索到了很多一模一样的帖子,只不过出事地点遍布全国各地。许多造谣者,在传播此类信息时,往往再把事发地点改成所在地区。
  民警表示,此类信息关注度较高,很多网友都是出于好心提醒,对信息未加核实便转发。民警提醒市民,在好意提醒别人注意安全防范的同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为了吸引他人注意而夸大其词,随意发布不负责任的信息。同时,对于未经官方核实的信息,可向当地有关部门求证核实,千万不要先入为主,以讹传讹,以免引起社会恐慌。如果市民发现有可疑人员,应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举报或拨打110电话报警。
  此外,警方还提醒广大家长,虽然没有像网络所说那样有拐卖孩子的团伙,但正值暑假,家长还是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场所,若确需外出,尽量让孩子不要离开自己视线范围;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家中或店铺里,勿让小孩单独外出玩耍;同时家长要有意识教孩子记住家中成员电话号码、家庭住址、所住小区及城市名称等;告诉孩子拒绝陌生人的饮料、糖果、礼物和搂抱,不跟陌生人走等,以防犯罪分子以各种手段骗取孩子的信任,将孩子拐骗。
相关链接:
  转发谣言或虚假信息,要承担责任
  依据我国相关法规,散布谣言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同时,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