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六十六的李步华依旧完整保存着先人李焕章的《织斋文集》。 本报记者 段学虎 摄
广饶县大王镇李桥东村,看似一个普通的小村庄,但是从明朝中期开始就有着“文章立世”的家风。李家崇文尚学的家风,让李桥东村的李家人将看书识字视为第一要务。4日,本报记者走进这个村庄,探访这一文人世家的家风传承。
翻开李家家谱,最引人瞩目的还是李中行等进士及第的出仕之人,而在李氏族人看来,最让他们自豪的反而是身怀一身文章而不出仕的李焕章三兄弟。做文人,就做一个有气节的文人,一个紧随时代潮流的文人,这个祖训,让李家人直到现在还以先人们留下来的文章而自豪。
李家好藏书,也好读书,当时称,“书数万卷,环列如城”,可见当时之盛。
从明朝初年迁来李桥,李氏族人到现在已经传承了二十多代,由于李家后人对先人的著作注重保存,如今已经六十六岁的李家二十一世孙李步华还保存着大量李家先人的著述,并开始了整理先人文集的工作,现在李焕章的《织斋文集》等已经被系统地整理了出来。
李家人在乐安县繁衍生息600余年,并逐渐开枝散叶,成为了当地一个著名的书香门第。到了明中后期,李家更是开创了横跨明清两朝的李桥李氏文人世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