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膨化食品、小麦粉及其制品不得使用“明矾”
东营市场仍有售 含铝食品应少吃
2014年07月03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东城一家超市内,货架上摆放着含有硫酸铝铵的泡打粉。
     7月1日起,国家卫计委等五部门规定,膨化食品生产中不得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如用于鱼和禽肉的拖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产中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2014年7月1日前已按照相关标准使用上述食品添加剂生产的食品,可以继续销售至保质期结束。2日,记者在东营市场调查发现,农贸市场和超市仍有销售含铝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市场在售的馒头中多使用泡打粉
  含铝膨松剂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也就是俗称的“明矾”。7月2日,记者从东城一家馒头房了解到,面粉起发主要通过老面、酵母、小苏打和泡打粉4种方法。其中,泡打粉的主要成分就是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通过化学反应生成大量二氧化碳来达到起发作用,泡打粉的起发快、价格低,在馒头、油条及各种膨化食品制作过程中使用很广泛。
  据店主介绍说,他们蒸馒头用的是从老家带过来的老面,不使用含铝的添加剂,也没有听说过以后不能使用泡打粉等含铝的食品添加剂。“用泡打粉发酵出来的面食,蒸制的时候显得蓬松可口,看上去好看,比较有卖相。”另外一家馒头房的店主说。
调料店内“明矾”仍敞开了卖
  记者从辽河路一家农贸市场的调料店内了解到,他们在隐蔽的地方仍放着很多的“明矾”进行销售。据店主说,他们销售的“明矾”都是面粉状,散装销售,每斤明矾的价格是两元,前来购买明矾的人多数是卖油条的,其中也有人买了之后回家泡手泡脚。
  记者从一家大型超市内看到,货架上仍摆着泡打粉,只要适用于馒头、包子、糕点、油条等,配料上写的是硫酸铝铵。正准备选购泡打粉的市民赵女士说,她家蒸馒头向来都是用泡打粉,用起来很方便,也节省时间。当记者告诉赵女士加工馒头禁止使用泡打粉后,赵女士表示并不知情,以后会多加注意食品添加剂的问题。
铝不是人体必需元素不少膨化食品铝超标
  人们吃进去的铝主要来自含铝食品添加剂,特别是老百姓熟知的“明矾”。如面制品的膨松剂、海蜇加工的固化剂,常常出现在面粉、馒头、面条、油条和膨化食品中。长期食用对人体伤害很大,尤其对儿童生长发育和智力都会造成影响。
  据了解,铝不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对人体并没有什么有益作用。人体缺乏铝时,不会给人体带来什么损害,相反,它在人体中含量较多时,就会铝中毒,对人体产生危害,造成骨质疏松等疾病。由于生活中广泛使用铝制品,从而使人体中铝的含量较高。  
  另外,凉拌海蜇是很多人喜欢的家常菜,但新鲜海蜇食用后会中毒,必须用食盐、明矾腌制,去掉毒素后才能食用。在吃火锅和麻辣烫时,粉条也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食品,但其加工中都要加含铝的添加剂,虽然这两种食品和油条的制作过程中并没有禁止使用含铝的食品添加剂,但平时也应该少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