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菜”易患会呼吸的痛
瘦高人群患气胸者增多本报记者吕增霞
2014年06月30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今年27岁的万先生是一个高瘦的人,平时身体挺健康,但自从和气胸这个病相遇之后,他的生活开始不淡定了。在某一天上午正上班的时候,万先生胸中一阵阵剧痛,最后直接说不了话了,同事们赶紧拨打120,当天万先生就在医院里做了手术。气胸是一种什么样的病?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种病往往和体型分不开,高瘦,也就是“豆芽菜”体型的人多发。
瘦高男性看世界杯太兴奋小心“肺漏气”
据媒体报道,6月17日凌晨,德国队4:0锁定胜局,身为德国队球迷的小刘开心得大喊庆祝,激动过后,剧烈咳嗽,感觉胸口痛。父亲见他脸色苍白,赶紧把他送到附近医院的急诊科就诊。经拍片检查,医生发现小刘的右肺肺泡破裂,确诊为“自发性气胸”,通俗点讲就是“肺漏气”。
小刘百思不得其解,为何自己就兴奋了那么一小会,肺就漏气了呢?医生告诉他,其实像他一样瘦高体型的小年轻,正是气胸最为“青睐”的对象。原因在于,小刘是典型的“竹竿瘦高男”,身高175厘米,体重才55公斤,是自发性气胸的高危目标。所以,在世界杯如火如荼进行期间,急诊科医生碰到这类瘦高年轻患者就诊多不胜数,已见怪不怪了。
东营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主任郑庆林告诉记者正常人的胸腔内有2个肺,分别称为左、右肺。肺随着呼吸膨胀、萎缩,周而复始。在肺和胸壁之间有一个小的空隙,医学上称为胸膜腔。正常情况下,胸膜腔是封闭的,里面没有气体,处于负压状态,只含有少量具有润滑作用的液体。而肺组织则由无数小肺泡组成,人就是通过这些小肺泡把氧气吸入体内,然后将二氧化碳呼出。正常小肺泡不易破裂,但有些人可能因为肺先天发育不良,小肺泡就容易破裂。多个小肺泡破裂慢慢就形成肺大疱,肺大疱壁非常薄,一旦破裂,气体就会进入胸腔,发生气胸。
从临床上观察发现,18-30岁瘦高体型的男青年特别容易患气胸,可能是因为这种身材的人往往肺部发育不健全,存在薄弱部位。气胸诱发的因素有很多,如剧烈运动、咳嗽、上臂高举、举重运动、用力拉大便等,当发生上述动作时,肺泡内压力升高,致使原有病损或缺陷的肺组织破裂,就会引起气胸。所以,瘦高体型者如果在剧烈咳嗽或用力过猛之后出现胸痛和呼吸困难,要警惕自发性气胸的可能,及时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高瘦学生患者也越来越多
胸心外科护士长寇翠莲告诉记者,现在学生的身高普遍偏高,上初中的孩子都能达到170cm以上,又比较瘦,有些学生正打着篮球就发病了,每个月都有四五个学生住院治疗。
“之前有个孩子就是在床上拿着手机看笑话,大笑了几声就告诉他妈不行了,赶紧去医院。”护士长说,由于有些人症状不太明显,仅是感觉岔气的感觉,经常会认为没事,而往往造成误诊或者延误病情,之前有个患者来医院的时候,肺已经压缩70%,之前就有症状,但是没有及时治疗,本来可以不动手术的。所以她提醒广大患者一旦有症状要及时就医。
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过去,考生们都有自己的辛酸。值得关注的是这次高考全国有多个考点的考生在考前突发气胸。四川新闻网“自贡学生考前突发气胸 插着引流管“单独”高考”、 腾讯网“海南一考生突发气胸 做完紧急手术重返考场”等新闻频发不断。孩子们的健康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郑主任说,轻微的气胸一般不需要特别治疗,但需要连续地以胸部X光片监察状况,但是医生会向绝大部分的病人提供纯氧,以加快康复进度。严重些,就以胸腔穿刺抽气治疗,即以针筒刺入胸膜腔内抽走空气。严重的气胸需要胸廓造口术(又称为胸腔管手术、胸腔闭式引流术),方法是插入一根导管,接入液封引流瓶,以抽出胸腔内部的空气,以使肺部重新张开,同时以X光片监察状况。如果情况好转到一定程度,可以停止抽出空气。如果气胸是重复发生的,需要进行治疗或进行预防措施,例如肋膜黏连术。如果气胸是由肺泡引起的话,就需要切除肺泡。肋膜黏连术有两种:化学肋膜黏连术和机械肋膜黏连术。化学肋膜黏连术是利用化学物质,来刺激炎症,达到修补肺膜的效果。用来进行化学肋膜黏连术的物质包括滑石、血液、四环素和博来霉素。机械肋膜黏连术不需要化学物,而是粗糙化胸壁,使肺部组织攻击胸壁,使其结疤,来达到修补肺膜的效果。同时,也可以进行胸腔镜手术,来移除包著肺部的肋膜内层。以上手术都可以以微创手术进行,来减轻病人的痛苦。
如何预防气胸,郑主任告诉记者,一定要增加锻炼,但要避免剧烈运动,特别是突然发力抬重物,还有就是增加营养将自己养胖点,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