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发病,车内上演“生死时速”
本报记者张婧婧
2014年06月30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4月6日上午,61岁老人在广饶开往胜利站的公交车上突发脑溢血。为了赶时间,司机姚风忠改了线路,闯了红灯,原本二十分钟只用了八九分钟。他和4位热心市民将老人火速送往医院。患急性大面积脑梗处于危重状态的老人,一个月后康复出院,老人儿子丁涛特地将锦旗送到东营交运集团对姚风忠表示感谢。东营交运集团内刊专门刊登了姚风忠师傅的救人事迹,并组织开展向姚风忠的学习活动。
  姚风忠将病人第一时间送到医院就诊。 本报记者 任小杰 摄
  
□个人简介
  公交“救护车”
送脑梗病人

  4月6日,接近中午12点的时候,姚风忠驾驶的公交车行驶到了沙营站。“那个爷爷怎么流口水了?”小孩无意间的一句话引起了姚风忠的注意。趁着停站的时间,姚风忠来到老人的身旁。姚风忠注意到,老人六七十岁年纪,手使劲握着把手,头朝天昂着,口水顺着嘴角流下来,身上散发着酒气,呼唤老人只是微微有反应。
  姚风忠一边与老人家人取得联系,一边征得乘客同意集中在民建站下车。为了抢时间,姚风忠更改了行车线路,从民建站开到东二路,然后一路北行直达胜利医院。为了赶时间,车速很快,到八分厂路口正好赶上黄灯。“如果刹车,突然晃动对老人身体不利,就硬着头皮闯过去了,那时候连扣分、罚款都顾不得了,这个时候时间就是生命!”原来二十多分钟的路程,这次只用了八九分钟。
  “他平时血压高,之前也发生过轻微血栓的情况,这次回老家一高兴喝了点酒。”发病老人的妻子代秀莲事后说,“在抢救时他的整个左侧身子都动不了。”代秀莲说,4月6日他左腿已经可以活动,左侧的胳膊活动仍然受限制,虽然话还说不清楚,但思维已经比较清楚了。
“如果再晚可能会偏瘫” 送医及时,他是助人为乐好榜样
  丁慎富的主治医生王广军介绍,丁慎富入院时已处于半昏迷状态,左侧身体无力,初步诊断为急性大面积脑梗。“当时病人送来时右脑梗塞面积较大,越早送来可进行药物溶栓,对治疗越有利,如果再晚则可能造成左侧身体偏瘫。”
  “真是碰上好心人了,要是再晚一点真不知道姑父的病情会怎样。”丁慎富的侄女正是胜利医院的医生,她对病情的了解最清楚不过。她对记者说:“如果你们有那些好心人的联系方式,一定要告诉我们,我们一定当面感谢。”
  5月1日,当时处于危重状态的丁慎富老人出院回家。老人的儿子丁涛特地将锦旗送到东营交运集团,并借助本报对当时参与救助的好心人表示感谢。
  东营交运集团办公室主任毕新建表示,姚风忠代表公司做了好事,这种行为值得发扬;另外,也希望通过此事能继续弘扬助人为乐的正能量,他的这种行为也给公司所有员工上了生动一课。


□编辑手记
  他开着公交车日复一日,直到一天车上一位61岁的老人突发脑血栓。情况紧急,司机姚风忠和4位热心市民一起,将老人火速送往医院救治。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公交司机,紧急时刻却行使了白衣天使救人于危难的使命;他挽救的不是一个人的健康,是整个家庭的幸福,更用他自己的方式传递了社会的正能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