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公益,18000张照片见证
2014年06月30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曲勇泉为做公益,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 (图片由本人提供)
   □个人简介
  曲勇泉,1973年生于北京。自2010年加入义工后,先后加入了六七家爱心团体,如信德公益志愿者、油城义工、东营义工、麦田志愿者等,并且均是公益组织的实干派队员。义工俨然成为了他的另一项事业。2014年3月7日,曲全勇因病逝世。3月9日,曲勇泉的追悼会举行,赶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
  从小担负起
照顾家庭的责任

  1973年曲勇泉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他还有个妹妹,叫曲艳萍,小他三岁。从曲艳萍记事起,哥哥就承担起了照顾她和家的责任。上小学时家距离学校有十几里地,上学放学曲勇泉就牵着妹妹的手走到学校。由于家离学校太远,中午两人就在食堂吃饭,有一次,曲艳萍看别人买了猪头肉,她跟哥哥说自己也想吃。“小馋妮还想吃猪头肉”,曲勇泉说完就用仅剩的几块钱给妹妹买了猪头肉。曲艳萍吃了一片后让哥哥吃,哥哥以在路上偷偷吃了为由拒绝了。那时曲艳萍信以为真,后来才明白哥哥根本没吃。
  曲勇泉很爱自己的家人。说起他,父母一个“不”字都没有。“我妈觉得我哥没有一点不是,人缘特别好,又孝顺又懂事,跟爸妈说话就像哄着他们一样。”曲艳萍觉得哥哥很伟大,从来没对家人说一句狠话,对家人的照顾更是体贴入微。母亲腿脚不好,不能出远门,只要有时间曲勇泉就带母亲出去玩。
  曲勇泉是个心特别软的人,曲艳萍见他哭过几次,都是因为电视上报道一些感人的事件,比如某个老人或孩子被抛弃。“有时候吃着饭看到这样的报道,他眼里都是含着泪。”一次,电视上播出了一位孤寡老人被儿女抛弃的新闻,他就跟母亲说,“妈,咱明天去看看她吧”。后来,曲泉勇就真的去了,还给老人塞了2000元。
  离世后上千人为他送行
  曲勇泉生前先为公益,他恨不得自己能有三头六臂。爱心园、康复中心、助考、沂水沙沟支教老师前站、左岸生日、爱德护老院……QQ空间相册中的18000多张照片,真实地记录下了他生前的足迹。他曾说,需要帮助的人很多,他要做的事也很多,“真希望能够把‘3.5’雷锋日这一天变成365天来度过”。
  曲勇泉为人低调,话不多,但做起事来却一件也不落。有一次,志愿者们一起到敬老院看望老人,临走时,大家谁也没有多想,一股脑就都出了门。曲勇泉却走在最后,还回头张望,一副放心不下的模样。就是因为多看了这几眼,他发现了一位老人的被褥破了几个洞。他暗自记下后,回去便花钱买了一套新被褥,亲自给老人送了去。
  仅2011年一年,曲勇泉先后4次走访临沂、蒙山等贫困地区家庭。义工“红袖添香”介绍,几年间,曲勇泉和义工们进入多所敬老院照顾老人、打扫卫生,跟老人聊天,在特殊教育学校陪孩子学习、聊天,在曲勇泉眼里,没有帮扶对象,这些都是他的亲人。
  2月24日晚11点多,曲勇泉突然晕倒在工作岗位上,被紧急送往中心医院,被诊断为脑干出血,已经脑死亡。3月7日离世。3月9日7点半,曲勇泉的追悼会举行,在半个小时的追悼会中,家人、同事、一起做公益的工友和受过他帮助的人络绎不绝。
□编辑手记
  从上学到工作,直至离世,曲勇泉用一生做好事。即使家中积蓄甚微,他仍然没有停止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他把全部热情献给了公益事业,用心书写着大爱情怀。他QQ空间相册中的18000多张照片,真实地记录了做公益的足迹。如今斯人已逝,风范长存,他留给人们的是守望相助的温暖,留给社会的,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他行走过的道路上,将会印上更多人的足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