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公办会所”成监管盲区
2014年06月30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天津武清区素有“京津走廊”、“京津明珠”美誉,是京津冀三省市的交会点。随着近些年建设脚步的加快,武清区环境越来越好,也吸引了一批机关单位在此修建各种培训基地。以其豪华环境而著名的海关总署天津教育培训基地便是其中一处。
  欧式建筑林立,室内装修豪华,会务、食宿、健身、娱乐等一应俱全;室外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并建有小型动物园,让人仿佛置身于欧洲某个风景小镇。因此,如果说这是海关总署在天津开办的一处教育培训基地,不如说是一家“公办会所”。殊不知,公办会所,已成为一些公职人员奢侈消费的隐密场所,成为权力自肥的后花园和安乐窝。
  事实上,由于兼具私密性、缺乏监管等特点,私人会所正逐渐演绎成滋生腐败的新温床,会所腐败正成为近年来国家工作人员腐败的一个新型变种。鉴于此,中央和地方一方面对私人会所进行了清理整顿,一方面整治“会所歪风”,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作出承诺:不出入私人会所、不接受和持有私人会所会员卡等。
  然而,私人会所中的歪风得到了遏制,但公办会所中的歪风却愈刮愈猛。除了这次报道的海关总署天津教育培训基地之外,还有之前媒体曝光的深圳市国税局度假村;特别是,在天津市武清区,一批机关单位在此修建各种培训基地。虽然他们均打着会务、培训的旗号,实际上就是公办会所。
  可见,政府部门设立公办会所,是典型的政府公权力与企业经营权的不分,也是一种国家垄断行为。特别是,公办会所已成为一些公职人员大兴公款奢侈浪费、甚至贪污腐败的又一个“温床”,必须引起地方政府高度重视,莫让公办会所成监管盲区。首先,应对政府部门设立的会议、培训基地进行清理整顿,对于违建的公办会所,一律予以叫停;同时,完善会务、培训等申报和公示制度,并实行全程监督,不仅规避会议、培训基地变身公办会所,而且严厉杜绝公职人员的“四风”行为。(汪昌莲)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