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氏家族:世代恪守齐家报国
2014年06月28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綦氏族谱。本报记者 段学虎 摄
在东营市广饶县,有一个特别的村庄叫綦家庄,也就是现广饶经济开发区綦许村。这里曾经世代居住着一个稀有姓氏的家族——綦氏家族,元朝初年,綦家庄走出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綦公直。他曾为元世祖忽必烈灭南宋王朝、统一中国、镇压西部部族反叛、建立和巩固军事封建帝国立下赫赫战功,綦公直很得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被加封为辅国上将军、都元帅、宣慰使(从二品)等职。目前,在东营仍然能找到綦公直的直系后人,他们分布在利津县、广饶县等地。
綦公直其人
据《元史》记载,綦公直字世美,县城北綦许庄(元代益都府安乐县,今广饶县乐安街道綦许村)人。十七八岁即为县吏,二十岁参加行伍,后晋为马步诸军镇抚、都弹压,掌管城壁、楼橹、战舰等守御器具。忽必烈至元五年(1268年),为益都劝农官。至元九年(1272年)綦公直升为沂、莒、胶、密、宁海五州都城池所千户。
至元十年(1273年),綦公直奉命赴高丽督造战舰,不久封荆南招讨司事,大败宋军,建立军功,旋被召入都,加封昭勇大将军,管军万户,佩金虎符,领侍卫亲军。随后平伯延伯答罕、秃忽鲁叛乱。至元十八年(1281年)五月,被召赴上都(今内蒙古开平),授辅国上将军、都元帅、宣尉使,镇守别矢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诸王海都叛变,进攻别矢八里,綦公直随伯彦丞相战叛军于洪水山,将叛军击败。在追击败军时,因孤军深入,援军不至,綦公直与妻子陷死在叛军中,后葬于故里祖莹。
綦公直有子女七人,四南三女。长子綦太,元世祖忽必烈曾拟其袭万户职。綦公直乘机陈述说:“綦太年幼,未娴熟军旅之事。我父在家年老,无人奉养,请以綦太为乐安县令。”于是,忽必烈悯其孝、嘉其忠,授綦太为武孝尉,充乐安县令,祖父在世,不换他职。二子綦晋从敌营逃回后,被授予定远大将军,中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不久改授湖州(今浙江吴兴一带)炮手军匠万户。复又因讨衢州(今浙江衢县)山贼有功,加封诏勇大将军,后袭了万户之职,佩金虎符。
边关大帅的侠骨柔情
虽是铁血的边疆大帅,出身农家的綦公直在行军打仗过程中却颇具儒将之风。他体恤爱民,所到之处民心所向。在驻守别矢八里时,他曾向元帝陈述:“父丧五年,愿葬以行。”经元帝允许,綦公直回家葬父。路经济南时,他用朝廷所赐钱物,替乐安全县军民代纳了两年的酒课税、河泊课税,共计花费元宝楮币5000余缗。
綦公直在任五洲(现临沂至烟威一段黄海沿岸)都城池所千户时,到任后,实行屯垦戍边,废除干扰百姓的苛捐杂税,使生产得以发展。当地发现有猛虎为害。綦公直亲带弓箭,深入荒野荆棘丛中,射死猛虎,为民除害,名噪一时。
綦公直奉召征讨南宋,他在陕州青草滩一带(今湖北宜昌一带)驻军期间,体谅民众之苦,打击豪强,扶持贫民,主张节俭,反对贪官污吏,注重恢复发展生产,轻刑薄税,对俘兵降将能恩威并施,知人善任,赏罚严明。经常告诫地方官吏,为官要做到“清、慎、勤”三字。使战乱地区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不少因战乱离乡背井者,先后纷纷回乡重建家园。綦公直的名声远播,不少地方为他竖建了“德政碑”。这些措施的实行,也为元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在綦公直离去南征时,吉水、赣江等地发生叛乱,元军前往剿抚。反叛者扬言:“还我綦招讨来,我们自不反。”可见他在当地的德义之重。
元军攻占隆兴不久,在召开的庆功宴会上,綦公直献诗一首:“历来官者与黎民,原是手足一体亲。即以脂膏供我禄,须知痛痒记吾身。今日痛饮一杯酒,但愿化作十分春。”一时听者无不感动,綦公直名声远播,旌旗所指,大都望风归附。
其子后再无武将
如今,在广饶县綦公直家乡周边,依旧流传着不少关于綦公直的传说。但要说到人们对綦公直的印象,则多以恢弘的綦公直“元帅墓”为盛。新中国建立之初,綦公直墓前尚有石人、石虎、石羊、雕龙碑、石案等文物。
其恢弘气势,在一些照片上尚能一探究竟,据当地人介绍,当年,綦公直力战被擒,被叛军斩杀,死后尸体“缺一臂,无首。”归葬祖茔时,因尸身不全,朝廷体恤其功高,补以“金头、玉臂”。出殡当时,“灵棚百余丈,从头不见尾。”可见当时情景之盛。据传,其坟墓所用青石从青藏高原运来,“不沾露水”。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后,当地人仍拿綦公直墓前的石案当做预报天气的工具,“只要看到石案下部有如同被水湿润的痕迹,第二天必定阴天下雨。”当地人回忆。墓碑高达3米多,墓前石人也近3米,石虎等石刻重达几顿。可见当时綦家家事之盛。但现墓已不复存在,目前文物,也在文革中被毁。
綦公直后,长子綦太做过多年乐安县令,是乐安县四贤令之一,最后做了宁海州知州。次子綦晋袭綦公直爵位。但从此家族中再无声名显赫的武将。留在家乡的綦氏后人在元末避战乱从乐安(现广饶)迁至利津,世代繁衍。到了清末,因黄河水泛滥,一户綦姓人家綦秀莹复从利津回迁至广饶綦家庄。当地政府了解到其为綦公直后人,就把綦公直墓地所在的土地划给他耕种,以此维持生计的同时,守护祖上坟墓。
綦公直及其子綦晋之后,綦家就再无边关大将编入史册,民国时期,利津县綦氏后人綦季华曾任山东省政府委员兼摄主席,主事曲阜。在当地也是体恤民情,颇有功绩。
齐家治国爱民的綦氏家风
现在在广饶司家庄的綦氏家族还有20余人,在族长綦梅林家中还保存着完整的綦家家谱,据其介绍,在东营,綦姓后人以利津县最多,分布在县内的夹河、崔庄、汀河等村落。
“我们是100多年前从利津县崔庄搬迁回来的,现在,在其他地方的綦姓人都管我们叫老家的人。现在广饶的綦姓只有我们这一支了,居住在司家庄,原来的綦家庄,现在的綦许村已经没有綦姓人了。”綦梅林告诉记者。先祖的事迹,传到他这一代已经没有多少记忆,但是,爱国、爱民、齐家的家风却是一直传承至今。
“族谱保存完好,上面还附带了很多图片资料,我父亲传给了我,我也会把家谱传给后人,广饶县还曾经来查阅过我们的家谱。”言语间,綦梅林为有一位威震天下的“元帅祖上”感到自豪。綦公直时,为保卫国家统一,献出了夫妻二人的生命,其次子被擒,年轻的第五子力战身死。可谓一门忠烈。
在綦氏家谱上,记者看到了綦姓人的爱国情怀,“把众人的成功集中起来,就是整个氏族的成功,氏族的成功才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在綦氏族谱上,武将风也逐渐被之后的文人风所取代,“作为綦氏后人,首先是要自立自强、团结邻里,再者,则是把家族传承下来的齐家爱国的良好品德传承给下一代。”綦梅林告诉记者,綦氏组人颠沛流离几百年,鬼使神差,他这一支重新回到祖籍,不论是历史的巧合还是祖辈有意的安排,他都会守护祖上的品德。
编者按
宽仁、分享、守矩……这些传承千年的美德,靠着长辈的言传身教继承下来,成为无数个体安身立命的道德法则。
节俭、谦恭、不贪图富贵……良好的家风家训,是家庭和睦、子女成长的法宝。
齐鲁大地千千万万的普通家庭,亦有各自的平凡家风。本报即日推出“齐鲁世家”系列报道,如果您的家族也有这样的美德风尚,可联系我们(电话:0546-8065000,邮箱:hsjzbhhk@163.com)。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