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海洋与渔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陈荫鲁做客在线访谈
突破港口产业打造“东营牌”蓝色经济区
文/片本报记者任小杰通讯员张景欣
2014年06月28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东营市海洋与渔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陈荫鲁做客在线访谈。
     27日,东营市海洋与渔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陈荫鲁做客在线访谈演播室,探究东营市海洋与渔业发展问题。访谈中,陈荫鲁介绍了当前东营市海洋与渔业发展路子和部门的下一步工作。扩项目、防灾害,海洋与渔业部门将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及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主线,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打造最具东营特色的蓝色经济区。
  制规划、引项目
管扩渔业生产规模

  访谈开始时,陈荫鲁介绍了目前海洋渔业的现状。他表示,当前海洋与渔业进入了加快发展、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海洋与渔业在拓展发展空间、发展蓝色经济、保证食品供应、养护水域生态、维护国家权益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正发展成为战略性多功能产业,尤其是海洋综合管理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关注。
  陈荫鲁介绍,在今年的重点工作中,海洋与渔业部门严格海域使用审批,编制了东营市海洋功能区划和县区海域使用规划。此外,进一步规范用海项目申请审批,加强了海域使用金的征收管理,在全国率先建成了国家、省、市、县4级联网的海域动态监管系统。
  同时,启动了总面积118平方公里的东营市滨海生态城项目,今年还重点加快推进大唐风力发电、东营港、广利港等重大用海项目和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
  访谈中,陈荫鲁介绍,今年在发展现代渔业方面扩大了渔业生产规模,提升了二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同时,渔业生产组织化水平得到提高。现在全市渔业合作社达到65家,辐射带动渔民5000多户,海洋与渔业部门组建成立了东营市海参产业联盟,促进了海参产业发展。科技兴渔,全市累计实施渔业科研项目60多项,其中40多项获得了市级以上的奖励。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3期,培训渔民4600人次。
加强渔业生产安全管理
部分渔船延长一月休渔期

  陈荫鲁说,海洋与渔业确实是高风险的行业,渔业生产的安全、水产品质量的安全和海洋与渔业生态的安全,都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安全稳定。今年是“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海洋与渔业部门在安全生产方面,加强了渔业生产安全管理,加快推进黄河口中心渔港、广利国家一级渔港等重点渔港建设,深入开展渔船专项整治活动。
  “近年来投入渔业互保的补贴资金达800多万元,东营市连续12年没有海上安全责任事故。”陈荫鲁说,在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上,部门成立了市级水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和检测机构,积极推行标准化养殖,建成省级以上健康养殖示范区18处,省级水产原良种场4处,无公害水产品产地55个。水产品质量这几年在全省都是排到前三名。此外,在海洋与渔业生态安全管理上,部门建成了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3处,选划建立了5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
  陈荫鲁表示,现在正值伏季休渔期,今年市纳入伏季休渔管理的渔船一共是1894艘,休渔时间为6月1日中午12点至9月1日中午12点。今年的政策最大的变化是,占渔船90%以上的刺网作业渔船,休渔时间由往年的2个月延长到3个月。面对今年的新政策、新形势,海洋与渔业部门除了做好宣传教育,确保渔船按时进港休渔,将全市渔船都停靠到东营市20余个渔港码头。还将强化执法,定期对渔船进行清查,做好防风、防火、防汛、防盗等安全工作。

  控水位、拉活闸
教渔民防灾害于未然

  2013年的强降雨天气,除了破坏养殖生产设施,持续降雨也容易导致海参养殖池塘盐度的下降。对此,陈荫鲁介绍,海洋与渔业部门组织引导养殖户提高海参养殖池塘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强化渔业科技推广服务力度,研究制定海参高温强降雨灾害防范应对措施。
  此外,陈荫鲁提醒广大养殖户和渔民朋友注意,池塘的水位尽量保持在1.5米以上,池水的颜色保持在黄绿色至浅棕色,高温期间应在夜间气温比较低的时候开启增氧机,同时经常观察海参的夏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暴雨季节将池塘的活动闸门全部打开,这样以便于强降雨过程中排出表层的淡水,避免温度、盐度急剧变化。雨后要注意换水,同时全池泼洒生石灰和EM菌改良水质。“我们已建立了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渔民朋友如果有生产技术方面的问题,可以和我局联系,服务电话是8331521,技术人员随时待命,将及时提供技术指导。”
  在加快推进全市海洋经济发展方面,陈荫鲁表示,近年来,大量的涉海项目加速在东营市沿海布局,一些海洋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也逐步发展,但是整体上看,沿海基础设施尤其是重大的交通设施相对滞后,技术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还比较缓慢等不少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陈荫鲁表示,要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及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主线,以港口建设和临港工业、海洋环保产业为突破口,坚持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不断推进海洋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这样逐步构建起我们东营现代海洋产业的战略体系,打造具有东营特色的蓝色经济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