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国画新秀宋新英——
追求脱净沉渣的精神之作
2014年06月21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本报记者 李金金
    宋新英生于垦利县黄河口镇一个村子里,在田间地头长大的她,既非书香门第,也非绘画世家,但是她喜欢家乡的一草一木,热爱那片孕育她长大的美丽田园,于是总想把这种情感付诸笔端。
  每个人的作品都有自己的表述语言,对于国画创作来讲,宋新英认为美是艺术的本质,她努力挖掘心灵中美的源泉,通过创作,实现最自由最充沛的深心的自我。所以,她力图寻求一种胸襟廓然,脱净沉渣的真正的心灵的精神的创造。 
  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其实最终反映的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的是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各方面的认识。对于宋新英而言,她追求的方向也在于此,努力做到融化物我创制意境,她也希望能在今后的创作道路上,一方面继承传统、一方面吸收技法,力求有所突破和发展。 
  画画的人很多,走向成功的路却很窄,宋新英从未想过自己需要拥有多大成就,她对绘画爱得纯粹,一句“我喜欢”斩断了这条路上的多少荆棘与磕绊。她只想通过自己的笔墨语言,把她对祖国的山川四季、风土人情尽汇笔底,在汇写中取得艺术的濡染和滋养,把秀美的境物呈现出来。也是这份情感让她在寂寞的创作中,支撑她继续走下去,并一直坚持至今,乐此不疲。
宋新英艺术感悟(1) 艺术存心里,生活在别处
  我常常觉得别人的生活很好,而很多同学画友又多次表示对我的生活很是羡慕,这让我觉得很有趣味。
  我居住的小区前面有一条美丽的河,我在晚间常到那里散步,总是沿北岸东去,过桥再从南岸往西返回,走北岸的时候觉得南岸的景色特别的美,走南岸则又感觉北岸还是更美。北岸的大丛的蔷薇很是喜人,簇拥着细细长长的枝条,繁而有序的伸展着,让人感觉很有生命的韧性与力度。南岸有成排的柳树,粗壮的干和纤细的枝条,以及河水里面树的倒影,相得益彰,怎么看去,都是美的。
  每次回老家,村子里的乡亲们也很羡慕,觉得我们是读书人,衣食无忧,旱涝保收。而我却对那段短暂农村生活总是念念不忘,喜欢他们春种秋收,耕种劳作的简单生活。大约很多人都曾有过这种体验和感触,不满于自己的境遇而羡慕他人的境遇,因为有了距离,反而很想接近。就如竹篱瓜架下的咸菜窝窝和朱门大厦中的山珍海味,唯有亲口尝过的人才知其味。艺术家觉得农耕的生活是理想的生存状态,可是农人在寒风骄阳中避日绕凉时所尝到的况味,决不似陶渊明所描述的那样自在闲逸。
  这是观点与态度的差别,看他人生活,看风景,看稀奇的有距离的事物,不受实际的切身的利害牵绊,能够安闲自在的玩味眼前这美妙的景致;看正身,看自己的境遇,看习见的景物,持实用的态度看事物,它们都是实际生活所需要的物件,只能现出欲望或嫌恶,没有心思玩味它的美妙,不能见出事物本身的美丽,就会变得不再喜欢。如此看来,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需要把它摆在适当的尺度之外去重新看过,让自己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来欣赏。
  艺术与生活,的确有一定的距离,艺术可以让一件本来惹人嫌恶的事情变成很美的意向,因为我们表现的不是自己,而是与自己有距离的内容。卓文君丧夫守寡,与人私奔当垆卖酒,因为是历史,我们把这段情史传为佳话,“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觉得它是多么优美的一幅画!但在当时人看,文君失节却是秽行丑迹。
  由此看来,看别人,是艺术,看自己,是生活。
宋新英艺术感悟(2) 绘画 悟道 养性
  这个世界很有意思,很多东西不是刻苦得来的。学会偷闲才能活的自在,学会取静就活出了人生真味。于是优先成就了人生,也同样优先也就成就了学问。学问是什么?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之事。”
  存一分闲心,拥有一个虚静的精神家园,反而靠近了真正意义的创造状态。艺术这个行当就更有意思了,作品的效果不取决于是否认真的态度,反倒是不经意间却产生了感觉,大概可以称之为灵感,对,是灵感,我绝对相信它的出现并存在着。有些是经意的创造,比如神像经文以及宗教画什么的,因为太过经意反倒少了神采。灵感是可遇不可求的,这毋庸质疑,否则创作变成哩哩啦啦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