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后能干啥,选专业得想到 |
英语、计算机、法律招生人数多,但老牌专业面临就业难 | |
- 2014年06月13日
作者:
-
【PDF版】
|
|
|
本报记者 李沙娜 高考后填报志愿,不少考生和家长对一些专业并不了解,所以就会出现盲目跟风,觉得哪些专业时髦、听起来“高大上”、报的人数多等就跟着报。进入大学后才发现差别很大,或者就业时犯难。12日,记者采访相关人员,分析几类专业的走向,希望对考生填报志愿有所帮助。
新兴产业映射新兴专业 新材料等相关专业或走俏 记者采访多名对志愿填报有专门研究的班主任老师,他们都表示,目前国家加大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从而映射出国家急需这方面的专门人才。如果考生报考与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就业前景很不错。 据介绍,近几年,有些高校的新兴专业时有产生,有的是两个专业交叉形成的,有的是从大专业中分离出来的,还有的是为适应经济发展应运而生的专业,“这些新兴专业的毕业生要想找到合适的工作并不难,有可能一入学就会被签约,这也是新兴专业很快能走俏的原因。”有填报志愿经验的刘老师说。 刘老师告诉记者,现在新兴产业包括生物、节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与生物工程、节能环保有关的专业现在也有不少,如种子科学与工程、生物制药、能源化学工程等,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报,这些国家扶持的工程会需要这方面的人才。” 英语法律专业面临饱和 不少毕业生只能考研 记者了解到,前几年有不少高校招收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等专业,而由于招生人数多,一时间人才出现饱和状态,从而使这些老牌专业的毕业生出现毕业难的迹象。 学习法学专业的小韩告诉记者,他们本科班同学大部分由于难找合适工作选择了考研,“我们本科毕业时投简历、面试,经历了不少,但工作都不满意,考公务员只是一个方向,80%的同学选择考研。” 而研究今年志愿填报的王老师告诉记者,现在的好处是,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启动实施“卓越计划”,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急需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卓越计划包含卓越工程师、医师、律师、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覆盖全国众多类型的高校,“考生可结合自己的分数与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填报专业,并且‘卓越计划’要求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还要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毕业后应该是应用型人才的苗子。” 金融、经济等一直被热衷 就业面广却也“学而不专” 高中班主任陈老师告诉记者,近几年所带班级中,同学们最热衷的专业集中在金融、经济等专业,“去年一个班四五十人,有三四十人报的金融、经济专业。” 陈老师告诉记者,不少同学觉得这些专业是就业面较宽的“万金油”,并且对各种领域的知识都有所涉猎。在学习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兴趣方向,再有针对性地加强其领域的知识。“但如果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抓了面,丢了点,倘若最后导致自己‘学而不专’,那毕业后就会遭遇就业瓶颈。” 陈老师建议考生,在报考专业的同时,要考虑好自己究竟是报考“一技之长”专业,还是选择“万金油”专业,“每个人都在试图找寻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当你现在还不太清楚自己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特长和追求时,可以试着选择一个就业面相对较宽的专业,在日后的专业学习中逐渐确定自己的职业理想与方向。”
 高招会现场,考生们在填报学校。(资料片) 本报记者 段学虎 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