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苇笠村”正在消失的老手艺 |
市场需求萎缩,年轻人嫌累不愿意干 | |
- 2014年06月12日
作者:
-
【PDF版】
|
|
|
远近闻名“苇笠村”,曾经家家编苇笠 诸城市舜王街道小潘庄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苇笠村”,几十年前,全村老少都会编苇笠。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嫌编苇笠又累又不赚钱,都不愿意学,编苇笠的行当逐渐走向没落。 6月4日,记者来到诸城市舜王街道小潘庄村,这里曾是远近闻名的“苇笠村”,家家户户都会编织苇席、苇笠,并且以此为副业,把村里的经济搞得红红火火。 在小潘庄村北头,正在晒粮食的村民张得兰告诉记者,那时候,村里的老少基本上都会编苇笠、编席子,现在会这些老手艺的老人不多了,也就剩一两个了,其中薛增义编了苇笠偶尔还会到集上卖,83岁的张崇善老人已经不怎么编了。 “这是我们村祖辈传下来的手艺,听说最早是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的,已经有200年的历史了。”张得兰说,他们村边以前盛产苇子,这可能是成为“苇笠村”的原因,但到底是谁发明的这门手艺,怎么流传开的,谁都不清楚。 年轻人嫌累不赚钱,很少有人愿意干 当天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薛增义家,他一边跟记者聊着,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只见他坐在一只小凳子上,前面放着一张面板,先把一些苇子纵横交错编成平面,然后用工具将编好的苇子一条一条密密地砸实。 薛增义一边编一边用尺子量,编到合适的位置,在底下放上木质的圆锥形“苇笠顶子”,然后继续编,编到“苇笠顶子”底部时,套上“苇笠圈子”固定住,开始编苇笠的边沿。他不时地用尺子量着,将边沿剪成六角形,一顶苇笠的大致雏形就编好了。为了美观和实用,编好的苇笠还要包上边。 “完整地编完一顶苇笠,大约需要三个小时,累得够呛不说,还挣不到什么钱。”薛增义说,现在的年轻人嫌编苇笠累而且不赚钱,没有几个人愿意干。 赶了两个小时大集,没卖出一顶苇笠 采访当天,正值大潘庄集,薛增义将最近编的12顶苇笠用尼龙袋子装好,准备用三轮车拉到大集上卖。 大潘庄集离小潘庄村有3里多地,薛增义骑了足足有半个小时。他在集市的最西头摆好苇笠,便安静地坐在马扎上等顾客前来购买。因为天气炎热,薛增义便戴上了自己编的苇笠遮阳。 薛增义的苇笠每顶卖16元钱,生意好的时候,赶一个集能卖八九顶,生意不好的时候,在日头底下晒上半天也卖不出一顶。 在大集上待了两小时,薛增义带来的苇笠一顶都没卖出去,他准备收摊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