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学子悉心照料患尿毒症母亲 |
“妈妈的健康,是我最大的成就” |
| |
- 2014年06月12日
作者:
-
【PDF版】
|
|
|
文/片 本报记者 孙娜娜 见习记者 王晓云
单硕正在给母亲做腹透。 “无菌病房”里 他一天为母亲做四次腹透 寒窗十余载,拿到世界名校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硕士学位后,他放弃了读博的机会,回国待业一年,专门守在病床前照顾卧床不起的母亲。 他叫单硕,来自一个单亲家庭。回国那一年,他25岁。如今,四年过去了,母亲身体逐渐好转,他也变得更加踏实。 西城老旧小区很普通的一间住处,总面积不到90平方米。1985年出生的单硕现在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不停地打扫卫生,特别是其中一间平时不住人的房间,他打扫得最为频繁。每隔三天,他就要对这间屋进行大扫除。因为,这是家中的“无菌病房”。 “无菌病房”10多平方米。单硕会趴在地上用抹布将床腿擦拭得干干净净,不放过屋内的任何一个卫生死角。接着,他再用消毒水对地面进行消毒,然后用紫外灯进行照射消毒。 自从母亲张英被尿毒症折磨后,单硕为母亲的病情四处求医。由于张英的血管太细,之前的血透治疗给张英带来了巨大的疼痛。他四处打听之下,听说腹透代替血透,能减轻母亲的心理压力和身体病痛。于是,他便让母亲做了置管术。之后,他在家亲自为母亲做起了腹透。 2014年5月29日,单硕如往常一样,用消毒液洗净双手,给自己戴上口罩,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抱着腹透液进入无菌病房。单硕说,他每天要在这里为母亲做四次腹透,每次一个小时,“一个月要用掉16箱腹透液,每箱30斤重。平时,腹透液都在地下室放着,需要的时候就搬到4楼上来。” 这样的腹透治疗在刚开始的一年多里,都是单硕给母亲做。“现在妈妈的病情稳定了,生活也能自理了,有时她也能自己做腹透了。” 在他的悉心照顾下 母亲身体已逐渐恢复 放弃读博念头 他全职陪护一年多 2010年9月2日,25岁的单硕回国。那时,他刚从曼彻斯特大学取得人力资源管理硕士学位,还未来得及参加毕业典礼。在听说母亲患尿毒症病危后,他便向导师说明情况后匆匆回国。 当单硕赶到医院,张英躺在病房的病床上一动不动,脸色蜡黄,头发几乎掉光。两年海外求学之后,他与母亲的第一面,如针深深地扎在了单硕的心头。单硕泪如雨下。“那一刻起,我就准备放下所有的事情,放弃了在英国继续读博或就业的想法,专心照顾我妈妈。” 面对病床上的母亲,单硕将英国寄来的毕业证收了起来,开始了一年多专心致志的全职陪护。单硕回忆起来,觉得比自己照顾母亲的辛苦,思想上的压力更让他喘不过气来。周围人对他全职陪护的做法并不理解。 这一年多里,单硕陪着母亲每周去医院做3次透析,背着母亲上楼下楼。“每天一早就出门,晚上6点才能回家。”他说,由于母亲血管细,做血透时经常会血液流通不畅,透析机总是报警,“身边离不开人,透析做完后妈妈经常会出现抽筋。”他便给母亲按摩手、脚、胳膊,端来热水给母亲泡脚。 单硕一年多的付出换来了母亲的恢复,张英病重时的各种幻觉现在都没有了,头发也重新长出来了,生活也能自理了。单硕终于可以抽出精力,在2012年年底外出工作。 如今,距回国照料妈妈已过去了4年,29岁的他已在离家不远的一家教育机构做管理,“主要是离家近,这样母亲有什么情况我能第一时间赶回家。”他说。 单硕现在也成为邻里口口相传的孝顺榜样。即将踏入而立之年的单硕说,照顾母亲这4年让他越来越踏实。“失去了再多都是值得的,妈妈身体健康,就是我最大的成就。”单硕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