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顾不上,先去给病人诊断 |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就是我们想找的那种‘温度’” |
| |
- 2014年06月07日
作者:
-
【PDF版】
|
|
|
在医院,病人的脸上写满了忧愁,坐诊的大夫们,也鲜有笑容。而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工作者们对待工作的诚信深深地打动了我,这就是我想找的那种“温度”。 早上7点半,我来到东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金霞已经坐在办公桌前对前来查体的老年人核对姓名、发放医疗器具。老年人自觉排起长队,队伍一直延伸到走廊。 年逾古稀的刘培民退休前是某学校老师,早上7点他就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排队了。“党的政策好啊,老年人免费查体;医生们的服务态度也好,他们对老人照顾得真是无微不至。”听了刘培民这番感慨,一旁的张守义说:“去大医院看病,挂号排队用时很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年给老年人免费查体一次,减轻了我们的心理负担。” 在医师金霞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小区居民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有不少居民是金霞能喊出名字来的。 8点,我跟随工作人员李素枝、曹珊珊为海河北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查体。李素枝,自1996年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至今已近二十年。她说话语速较快却很亲切,社区大爷大妈们称呼她为“小李”。曹珊珊是位“新人”,但科班出身的她基本功扎实,为病人清理、扎针动作干脆利落。 张营今年四十多岁,患有糖尿病及并发症。张营母亲开门见是李素枝、曹珊珊,激动地说:“可把你们给盼来了。”尿检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门查体必不可少的一项。张营一家三口的尿液取样分别放在了三个试管中并封好口。对张营一家三口查体完成后,李素枝、曹珊珊提着查体器械走出了家门。一回头,一家人并排站在楼道门口目送我们…… 离开张营家后,已经9点半了,我们要赶往72岁的付希林老人家。老人得脑出血后遗症已近十五年了,他静静地躺在床上一动也不能动。回到东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时,已是10点40分。我突然发现,早餐还完好地放在桌子上。原来,无论是坐诊的医师还是上门查体的医生都没吃早饭。 一上午时间,三次上门查体,三十多斤重的查体仪器,两位女士提着进进出出、上楼下楼。本身她们都没吃早饭,回到单位后,念念不忘的还是患病的居民,她们是最美的“白衣天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