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完善“软”“硬”件养人气
生源增多或致新校变“宠”校
2014年05月29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城区老校周边地段日渐紧张,留给新楼盘开发的空间已经很小。图为东营市实验学校周边拥挤的建筑。 本报记者 段学虎 摄
     随着新楼盘开发和小区建设,曾经想到其他片区租房、买房给孩子换到“老”学校上学的现象有所扭转。相反,新校周边的小区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将会造成生源大于学校招生数。此外,新学校在硬软件上的不断完善和多元化创新教学模式,也让家长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新校赶上小班化
生源或超出招生数

  2014年4月,东营市教育局公布了2014年全市第二批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名单,全市29所学校被列其中。据悉,促使各中小学校实行小班化管理已成为东营市的教育教学趋势。近几年建设投用的新学校也被列入了试点名单。
  作为2013年9月启用的东营市超省级标准的现代化学校,学校招收的首批学生,来自东二路以西、杭州路以东、黄河路以南、南二路以北和天信纺织、华泰化工、高速公路管理处等居民区。
  东营区英才小学的定位是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小班化的教学课堂是英才小学教育转型发展的一角。教室里沿用了小班化课堂的要求,没有讲台,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先进的智能触控多媒体教学黑板辅助教学。据英才小学相关人员介绍,学校配有专门的美术教室、书法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并且还有体质测试室、科学探究室、陶艺、金工、木工等多个综合实践活动室。
  该负责人介绍,每年招生进来的学生,都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家长的指导下填报学校的特长课。学生可以学游泳、舞蹈、轮滑,还可以选学跳跳球、羽毛球、篮球等。“学生家长大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学生们在学校学习特长都是免费的。”
  同样实行小班化的学校还有2011年9月投入使用的东营经济开发区东凯小学。学校现有一至六年级学生768名,共19个教学班,二、五、六年级实施小班化教学。在被市教育局列为第二批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后,学校负责人表示,今年9月份暑假招生结束后,学校大部分班级将实现小班化教学。“今年的招生压力应该很大,”该负责人说道,“开发区的生源会随着越建越多的小区而增加,今年学校还要实行小班化试点教学,减少班级人数就会降低招生计划数,很大可能会出现生源过多的现象。”
新校设施“硬”、课程“新”
创新实践教学得认可

  据了解,新校为吸引其他学区的生源,在解决附近居民子女入学问题的基础上,校园配套设施也在逐步完善。同时,教学理念及课程设置的改革也从未停止。据了解,无论老校新校,近年来都在教学课程上不断创新,注重学生多元化发展的做法也得到家长认可。
  英才小学除了教室,会议中心的设备也比较先进,各教室都为录播教室,教学活动能实现网上开放教学。不管家长在哪里,只要打开电脑,就可以了解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学校领导等也可以随时上网掌握老师的教学情况。此外,学校建有15处主题绿化园林和两处主题公园。校园内的10亩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已经栽种了桃树、梨树、李树,还有2亩种植了蔬菜和谷物,并且林中设有饲养角和小动物园,学生们可以在园林里上天然的实践课,认识花草和树木。
  东凯小学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提出了“时时处处有课程,一事一物皆教育”的课程理念,提出了国家课程保底、学校课程创特色、教师微课程显个性的“文智树”课程模式。用一种结构方式表达就是“干+枝+叶”模式::“干”是优化整合后的国家课程;“+”用来体现该课程体系中三者之间的结构内涵;“枝”是指学校层面开设的体现全面发展理念的校本课程;“叶”是教师围绕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造为适合孩子个性发展开设的微课程。
  此外,东凯小学的作业模式改革减轻了学生负担,以特色有趣的素质训练设计作业替代繁重的机械书面作业,设计了如专题手抄报、快乐阅读、低年级读写绘、英语绘画、实践活动记录、学科整合性作业等多种作业形式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在探索中提升。
  英才小学非常注重开发适合学生特点的校本课程。学校设置了跳跳球、英语、经典阅读、写字、电脑绘画、篮球、乒乓球七种必修校本课程和舞蹈、轮滑等12种选修校本课程。学生除了必修校本课程外,可凭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再挑选一门。
  新校提升师资潜力
片区家长改变偏见

  据部分新校的负责人介绍,学校教师聘任均通过市直、各县区选拔的在职优秀教师和毕业生招考。几乎每个新校都拥有获得全国、省级及市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等称号教师,强大的师资队伍成为学校名誉和口碑树立的重要标准。
  东凯小学的64名教职工中,有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东营市名师、市级骨干教师等。学校注重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力提升,开展的“青蓝工程”、“外出培训工程”、“青年教师成长工程”和“读书工程”,聘请齐鲁名师、省特级教师进校园担任教育教学学科顾问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培养业务骨干。学校组织开展新课标理论学习、钢笔字周周练、现场说课等活动,培养教师自我提升的意识,提升教师基本功水平。
  家住丽景国际小区的张先生有个6岁的孩子,今年9月份就要入学。说起择校,张先生曾在2年前想选择东城某家“老”校,已经计划要想办法把儿子的户口迁到“老”校片区里的父亲家。“总觉得资格老的学校各方面设施都比较完善,在教学上也形成比较成熟的东西,孩子在那边也比较放心。”
  不过在计划给孩子迁户口的半年内,张先生打消了这种念头。“丽景小学建了有四年了,不少我们小区里的孩子都在那上学。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我通过网站和朋友对丽景小学做了一些了解,发现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其实不比资历老的学校差,有些比如课外活动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要优于其他学校,也有很多名师,最重要是孩子就在隔壁上学也方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