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规程及奖金分配
本报记者崔立慧
2014年04月30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本届国际马拉松竞赛项目为男、女马拉松(42.195公里);男、女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男、女迷你马拉松(5公里)和特邀人士1公里跑。此次比赛按照中国田径协会审定的最新田径竞赛规则执行,起跑顺序依次为中国注册运动员,男、女马拉松特邀选手,其他男、女马拉松,半程马拉松、迷你马拉松,各项目起点距前方方队20米。
医疗点
  组委会沿马拉松路线每5公里设立一个固定医疗点,医疗点前50米有明显的标志。沿参赛者的跑进路线,有急救车跟随;沿着参赛选手的跑进路线,组委会将在每100米处设置一名志愿者,协助医疗救护、维护比赛秩序,参赛者可以向他们请求帮助。
路线(赛道)标识
  赛道上每1公里设有一块公里牌,折返、拐弯以及分道的路段设有指示牌;每个比赛项目的终点前100米处设有提示牌和运动员分流指示牌,每个终点设有醒目标识。
饮料、饮水/用水站
  自起点开始大约每隔5公里的间隔距离设置一个饮料站,每两个饮料站中间设置供水的饮水/用水站;每个饮、用水站前50米处须设到达水站的提示牌。规定禁止任何未经许可的个人接触参赛者的饮水和饮料,同时也禁止选手接受任何非固定供水点或其他选手递交的饮水和饮料。
  为了保证参赛选手比赛安全、顺利,比赛期间比赛路线各段设关门时间,限时对社会交通封闭。关门时间后,相应路段恢复社会交通。未在规定的关门时间跑完对应距离的参赛选手须立即停止比赛,退出赛道,以免发生危险。退出比赛的选手可乘坐组委会提供的收容车到相应项目的终点处。
计时办法
  组委会为所有参加马拉松(42.195公里)、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的选手提供感应计时服务,本次比赛采用一枪发令,所有项目同时起跑的方法。计时芯片将在赛前与号码布同时发放。非大会指定的芯片,将予以没收。
  2014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采用感应计时芯片。在5公里、10公里、15公里、20公里、半程终点、25公里、30公里、35公里、40公里和终点设有感应计时带,各参赛者必须佩带大会确认的一次性不回收计时芯片。在跑进过程中,必须通过所有的地面感应计时带,如缺少任何一个分段计时点的成绩,将取消该运动员的全部比赛成绩。除起点外,两个计时传感器在其他计时点的误差少于1秒,也将取消相关者的成绩。此外,组委会将按照国际田联规则对参赛运动员进行兴奋剂检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