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永春、王秋林和 他们的戏剧创作团队将黄河口 剧本越做越大
2014年04月26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奔腾入海的黄河水、一望无际的芦苇荡、落日时分的荒原湿地和柳林……黄河口特有景色与风光给旅行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也给文学创作者提供了良好的田地。在这里,一部部优秀的戏剧、文学、艺术作品层出不穷。为此,本报特开辟“东营文学艺术名家”系列报道栏目,让读者领略东营人的风采。
新的环境下,文学爱好者、创造者相对较多,而剧本写作似乎并不被很多人看好,真正沉下来写剧本的人并不多。
然而“十艺节”上的本土剧种吕剧让观众拍手叫好;富有黄河口特色的戏剧小品引来阵阵欢呼;庄户剧团表演时东营本土戏曲让人动容……一场又一场的演出中,观众会发现,每年的演出剧本都在不断翻新。而这些变化从哪里来的呢?
在东营,有这么一个团队,他们或手握笔杆,或敲打键盘,最终将一个个富有黄河口特色的戏剧、小品、歌曲搬上银幕。如今,他们早已将黄河口剧本推向全国,今后还要将其越做越大……
21日,记者走进了谭永春、王秋林以及他们的创作团队,揭开新剧本创作之谜。
两周完成电影初稿 剧中有不少东营风景
4月17日,东营大电影《黄河口奇遇》举行开机仪式。李玉婷、王爱军即为这部电影剧本的创作者。《黄河口奇遇》是一部集爱情、奇遇、旅游题材于一体的故事片,故事讲述了来自山东各市16位游客聚集在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东营,开始了一段快乐又奇异的旅程。
《黄河口奇遇》剧本原稿共三万四千字,这个得到导演和剧组一致好评的剧本写作起来并不容易。李玉婷告诉记者,当时她接到写剧本的任务时是在2014年元旦,导演和剧组只给出了两周的时间完成剧本创作。两周写出一个电影剧本,这在很多人眼里似乎是不可能的,当时主要创作者李玉婷和王爱军也感到“压力山大”。但为了尽快拿出剧本,她们也使出了浑身解数,“我们一般是晚上写作,上午修改,下午碰头交流,两人写的剧本或组合,或删减,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王爱军告诉记者,当时她满脑子装的全是剧本剧情,有时候睡觉也在想着剧本,想到一和合适的情节或是一句重要的台词,马上爬起来记录下来……
不仅时间紧,《黄河口奇遇》遇到的局限性也很大,编剧的视角不能只看到东营,还要放眼全省,要写出全省17个地市的人物的性格特点,青岛人有青岛的特点,菏泽人有菏泽的性格……剧本要突出剧本的情节定位、矛盾焦点等。另外,该电影还承担着推荐黄河口旅游的责任,要体现黄河口优美的自然风光,中间还要穿插东营的文化遗产等内容,“我们把短穗花鼓、芦苇画等具有黄河口特色的文化、风光都写进了剧本。”李玉婷说。 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李玉婷和王爱军还是用两周的时间,拿出了初稿。后经创作室全体成员的多次集体讨论和集思广益,一个完整的剧本呈现在大家面前,得到了导演和演员的一致肯定,没有耽误电影的拍摄和制作。同时,这部电影剧本也是这个团队最新完成的一部剧本。
《难舍这黄河入海口》 一曲曾红遍大街小巷
“难舍这坡,难舍这沟,难舍这黄河入海口……”这首雄浑豪放的歌曲出自谭永春和合作伙伴盖永一之手。谭永春告诉记者,这首歌曲创作于九十年代初,当时他在黄河河务局深入生活,或许是奔腾入海的黄河水和憨厚踏实的石油工人给了他灵感和冲动,他总觉得有一股劲推着他写点什么。恰巧此时要为一部电视剧配插曲,谭永春与盖永一便一气呵成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词。
这首歌曲的歌词大意主要是描写一位年轻的石油工人,在刚结婚不久就要远赴异地工作、长时间难以回家,抒发了这位石油工人对妻子的留恋,对家乡黄河口的不舍之情。谭永春介绍,创作完这首歌词之后,由于种种原因,电视剧没有拍成,但是这首歌词却保留了下来。其具有黄河口特色又带有吕剧风味的歌曲得到了听众的大力称赞,成为山东省优秀歌曲之一。
从小热爱文学的谭永春,十几岁的时候就在老家黑龙江写过一首歌曲。当时农业流行学大寨,细心的谭永春写了一首歌词《草原牧民学大寨》,并被收录到集体创作之中。虽然当时的集体创作没有署名,但却给了年少的谭永春小小地自豪感,并从此爱上了歌词创作。他说:“那时候写字没有纸张,从地上捡起来个烟盒就往上写。”近年来还先后为东营电业局、科达集团等单位写了《吉祥之路》等歌词。
谭永春是这个团队的老领导,今年已经60岁的他依旧笔耕不辍。除了歌词创作之外,每年东营市的大型文艺晚会主持词和文艺作品都由他撰写。另外,山东快书《罢村官》也是谭永春的拿手之作。作品完成并演出后,得到了社会上的强烈反响,获得省内外曲艺大赛多种奖励,并登上了由刘兰芳和姜昆主编的《曲艺》杂志。
话剧《归属》《欲望城》 曾获“唐僧”高度评价
从社区活动室,到皇家酒店的包间,再到当年石油会战的井场……这就是话剧《归属》的演出场景。
该剧的创作者即为王秋林和他的妻子付秀荣、儿子王皓月。这部话剧由东营市与山东省话剧院联袂打造。
该话剧中涉及油田老功勋队长高铁仁、改制企业董事长周建宏、女作家文淑媛……这些人身份不同、年龄悬殊,但都是中共党员。执笔者王皓月是取得日本博士学位的“80后”中国留学生,其独特开放的见解让剧中情节焦点更加突出。
王秋林作为专业编剧,他对剧本的创作有很多专业性的意见,妻子付秀荣是一家石油装备企业的董事长,丰富的社会阅历让她对剧中人物的塑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归属》在山东省话剧院演出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获得第十届山东省精品工程奖。近期,《归属》又被我国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戏剧文学刊物之一《新剧本》选中,发表于该杂志的2014年第二期。
王秋林的还有多部代表作吕剧《老乐醉酒》、话剧《欲望城》等。其中,《欲望城》由齐鲁晚报话剧团团长徐少华任艺术总监排演,徐少华将《欲望城》称为“有探索意义和前瞻意义的剧目”。
王秋林告诉记者,《欲望城》是一部展示都市人精神迷茫、情感状态的戏:欲望城———一个现实与虚拟空间相互沟通的城堡,电脑专家IT、贵夫人蒙娜丽莎(网名)、演员野蛮女友(网名),三个人入得城来,他们的权欲、物欲、情欲便在城中膨胀,他们患了自闭症、抑郁症。
他们迷失在欲望城中,承受着痛苦的折磨,他们试图走出欲望城,几经努力失败后,他们找到了兵圣孙武,可是这位智慧超人的兵圣也被困在欲望城中难以自拔。他们无法翻越诱惑力极强的座座高山,但没有泯灭的人性,最终使他们选择了苦海。最后,他们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不断创作吕剧新品 推出黄河口文艺佳作
其中,该团队成员王爱军是山东省首届齐鲁文化之星,2010年她创作的小品《最浪漫的事》,是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引发人们对婚姻的思考。该小品从全国23个省、市及专业院团1300个作品中脱颖而出,在中国余杭“良渚文化杯”小戏小品大赛暨第4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复赛中获一等奖,2011年11月获第4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小品类唯一优秀编剧奖。2011年12月参加中央电视台《我要上春晚》节目。
李玉婷创作的儿童剧《糖果城堡》由青岛市话剧院演出,这部取材于格林童话故事的剧作主要讲述了一次神奇的冒险之旅:一对小兄妹被遗弃在森林深处,误入居住着老巫婆的糖果城堡。在四个可爱的糖果精灵的帮助下,这对兄妹凭借智慧和勇气战胜邪恶的老巫婆,帮精灵们夺回了属于他们的家。而他们自己最终也顺利回到了家,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团聚。演出时糖果造型的舞台场景和丰富的故事情节以及深刻的寓意,吸引了众多家长和孩子观看,首次亮相便接连演出十余场次。
在众多光鲜奖励的背后,也蕴含着创作者的付出的努力和艰辛。谭永春告诉记者,写剧本不同于体力活,说干就能干出来。它是在真实基础上的拔高,是另一种创新。“有时候一个剧本琢磨几天写不出一个字,有时候一根烟的功夫写出一大篇。”他说。
目前,这个团队依旧在不断创作中,他们将继续植根于东营本土文化,不断创作出吕剧新品,丰富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推出更多更优秀的黄河口作品,将黄河口剧本创作越做越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