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勇泉(后排右一)经常到“左岸”家中看望他,和他谈心。图片由曲勇泉的工友们提供

曲勇泉(右一)每次参加公益活动都忙前忙后,从不喊累。(图片由曲勇泉的工友们提供。)
丝尽春犹在,烛化爱传承。曲勇泉自住院后一直昏迷,最后连一句话都没留下就离开了,但曲勇泉的精神却影响着他的家人、一起共事的志愿者们和受过他帮助的人。他们将沿着曲勇泉的足迹,把公益事业坚持下去,以后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东营好人”。
工友“侠骨丹心”:
帮他完成心愿,助养十名孤儿
曲勇泉的好朋友“侠骨丹心”是中国信德公益的创始人、总负责人,得知曲勇泉生病的消息后,他立刻从北京赶到东营,跑前跑后,联系北京的几家大医院,考虑让曲勇泉转院治疗,并发出公益募捐的倡议。但这一切并没有挽留住好人曲勇泉。
“侠骨丹心”回忆,曲勇泉发病前他们还坐在一起,商议把一批字典寄到河南郑州孤儿院,后来曲勇泉突然昏迷,这件事也没能办完。“就我对他的了解,即便他昏迷了,也会记挂着这些字典。”为了却曲勇泉的心事,“侠骨丹心”去医院看望他后就把这批字典寄到了河南的孤儿院。如今,字典已到了孩子们手里,只是曲勇泉再也看不到孩子们拿到字典时的笑容。
记者走访了解到,曲勇泉本来要在今年助养十名民办孤儿院的孤儿,只是这个愿望还未开始他便走了。“这十个孩子我帮他捐了。”“侠骨丹心”说。
曲勇泉的离去让义工们深感惋惜,为了让后人记住这个不平凡的义工,经信德公益山东分社全体志愿者同意,曲勇泉被授予中国信德公益山东分社名誉社长称号,信德公益在菏泽民办儿童福利院内筹建中的信德公益图书馆命名为“中国涌泉公益图书馆”,信德公益暑期支教活动更名为“涌泉支教行动”。“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意”。“侠骨丹心”说。
对于曲勇泉的家人,信德公益表示,曲勇泉的亲人也是他们的亲人,他的孩子更是信德公益的孩子,信德公益的全体志愿者一定会替他尽到孝道,帮助他的家人抚养孩子长大。
妹妹曲艳萍:
照顾好家人,沿着哥哥的路走下去
曲勇泉生前经常带动身边的人参加公益活动,妹妹曲艳萍便是其中一位。只要有空,曲艳萍就会带上儿子和哥哥一起去护老院,给老人收拾房间、包饺子、陪老人聊天。
曲勇泉走后,曲艳萍强迫自己不去想哥哥已走的这个事实,“尽量不去想,也不敢去想,不相信一个大活人就这么没了。”曲艳萍说哥哥的离去给家人带来了极大的悲痛,不过日子还得继续过下去。
曲艳萍说,目前父母的情绪不稳定,不愿意吃饭,她既心疼又无奈,为了让哥哥走的安心,她一直在家照顾父母,照顾嫂子和侄女儿。“等以后家人平静点,生活稳定下来,我也想走入哥哥生前待的几个义工大家庭,继续沿着哥哥的路走下去,去帮助更多的人。”
受其帮助的“左岸”:
“做好自己是对大哥最好的缅怀”
“左岸”是曲勇泉生前帮助的一名先天性脑瘫患者,他常年卧床,无法自由行动。“他对我最大的帮助是让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我第一次出去玩,就是他开车带我去的,而且之后他经常开车带我出去。”
曲勇泉对自己的好,“左岸”始终铭记心头,尽管行动不便,曲勇泉追悼会那天早上,“左岸”不到六点就起床,坚持去送好人最后一程,“他是我朋友、好大哥,送他最后一程是必须的。”
曲勇泉生前经常鼓励“左岸”笑对人生,即便他走了,“左岸”继续牢记大哥的嘱咐,“我觉得做好我自己就是对大哥最好的缅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