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的守护
2014年03月29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刘兰秀
他是这家医院创建以来住院时间最长的病人,到目前为止,已整整一年零三个月。
他四十五岁,是个小职员,默默无闻的角色,如今更是悄无声息。比死人多一口气,他连这个境界都达不到,他的呼吸靠呼吸机维持。一年前,无名原因突然出现深昏迷,意识、呼吸、心跳聚停,经抢救,只有心跳恢复,他成了典型的植物人。
伺候病人是件伤心劳神费体力的事,不经历的人无法体会,像他这样一动不能动的病人更要付出无法想像的精力。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刚住院时熙熙攘攘的人逐渐减少,父母年老体弱自顾不暇,儿子在外地上大学不能丢了学业,兄弟姐妹各有各的家庭责任。最后,他的身边只剩下一个羸弱的女人,按道理,这个女人最不该照顾他,最应该撒手不管冷眼旁观,她只不过是他的前妻而已。
他们在两年前就离婚了,原因是他有了外遇。最初,女人死活不肯离,不仅仅是为了儿子,在心里她还爱着他,把他当成是自己最亲的人。她永远忘不了,当年他不顾家庭反对毅然和她结婚的深情,只要他肯回头,她愿意原谅他,和他白头到老。说心里话,他也没打算离婚,无奈,小三找上门来以死相逼,闹得鸡犬不宁。她不愿意受侮辱,她不愿意看他左右为难,最后签了离婚协议书。她黯然神伤地离开那个生活十多年的家,变得一无所有。
正当他准备再婚时,突然得了这种奇怪的病,失去了走进婚姻殿堂的机会,装饰得焕然一新的房子及高档的家具成了摆设。那个小三装模作样在医院照顾了几天,假惺惺掉了几滴鳄鱼泪,见他恢复无望,席卷了他的家当,逃之夭夭。
离婚后,她盘下一间小店卖衣服,为了进便宜又时尚的货,她起早贪黑独自跑北京下广州,不辞劳苦。经过一年多的打拼,生意终于风生水起,有了一批固定客户。一个女人孤零零地过日子不是长久之计,经热心人介绍,她遇到了一个较中意的人,开始交往。
没有不透风的墙,住在同一个小城里,他的遭遇她早有耳闻。得知他到了无人管的地步,她前思后想,毅然决定关掉小店,去医院做陪护。她的家人极力反对,劝她不要做傻事,去照顾那个无情无义的人而再次毁了自己的一生。刚刚交往的那个人也说只要她去医院,就马上断绝来往分道扬镳。
她是倔强的人,打定主意就不悔改。
对于她的到来,原婆家的人欢天喜地,这个烫手的山芋终于有了着落,不但把人交给她,连钱也不出了,好像他们压根就没离婚似的。最初的感激过后,有些人竟然风言风语,说她是为了他的遗属补助才来医院的。没有三分利,谁起五更早呢。她从不辩解,那点补助和她小店一月挣的钱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再说,她现在的身份根本不是家属。又有谁知道,她把自己积攒的钱全部拿出来为他垫付医药费,给他增加营养。
她对他护理得无微不至,每天按时鼻饲、翻身、拍背、按摩四肢、端屎端尿。一有空闲,就趴在他耳边和他说话,讲他们的儿子,讲他们过去的欢乐,讲将来的打算。她反反复复告诉他,她需要他,等着他醒来。
她无怨无悔不离不弃。一年多来,他的身体保持得干干净净毫无破损,肌肉未萎缩关节不僵直。而她衣带渐宽人消瘦,脸上看起来就剩下那双大眼了。
她的贤良他再也看不见了,她的话语他再也听不到了,他像冷冰冰的木偶,传递不出任何温情。他真的毫无感知吗?这一点谁又能说地清呢!要不然,他怎么会创造奇迹呢,他不但没像医生预言的那样活不长,而且已经间断脱离呼吸机,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她普普通通,走进人群毫不起眼,她微不足道,没有几个人知道她的名字,她只是传统女性的一个缩影。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