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个小时三胞胎变成俩,并住进重症监护室
高额费用愁坏农村父母一天十几个热心人伸援手
2014年03月27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本报见习记者 张小倩 刘海滨、
3月14日上午10点10分,一个家庭的三胞胎在胜利油田中心医院顺利诞生了,夫妻两人高兴了还没有几个小时,噩耗就传来了,老二肺部感染,晚上11点左右不幸去世,老大和老三至今仍住在重症监护室中。然而面对每天近四千元的医疗费,这对农村夫妻更犯愁。
得知怀上三胞胎
夫妻俩却过上心惊胆战的日子
2013年9月25日,家住河口区孤岛镇的王明(化名)带着妻子来到济南一家医院查体,他得知自己妻子竟然怀了三胞胎,“当时听到医生说的消息时,我高兴地都说不出话来。”但是从那天以后,王明夫妻俩人也过上了心惊胆战的日子。
“我自从知道怀了三胞胎后就没去上过班。”王明的妻子王月(化名)告诉记者,她的体质一直偏弱,肠胃也不好,1米62的身高怀孕前只有45公斤,怀孕6个月的时候也只有65公斤。据了解,王月怀孕后为保胎去济南的一家医院住过两次,怀孕期间一直没有去上班,每天都呆在家里,前三个月则一直躺在床上保胎。在宝宝七个月零四天的时候,王月再也坚持不下去了。“住院那天我的骨缝已经开了,”王月说,医生说必须要给她注射药物保胎,“每次打完之后,我心率都跳得很快。”
今年3月14日上午10点10分,老大顺利地来到了这个世界,隔了9分钟,老二、老三也陆续地降临人世,老王家喜得了两个男孩一个女孩。但是这对夫妻还没有高兴多长时间,噩耗就传来了。“老二没能挺过去,老大跟老三进了重症病房,还需要继续观察。”王明沉痛地说,医生告诉他这三个孩子的体质不一样,老二因为肺部感染严重就没有挺过去。记者注意到,当王明说这句话时,在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妻子流下了辛酸的泪水。她边哭边说:“老二比老三还重半斤,怎么他就没能挺过去啊!”据了解,老大跟老三目前的情况已经转好,老三由一周前不能喝奶粉,现在已经能喝一些了。
出身农村家庭
每月还要还1000多元房贷
王明和王月都是来自菏泽的农村家庭,2009年王明在东营中国石油大学毕业后进入油田工作,每个月3000块钱的工资。两年后,王月研究生毕业,她放弃了去南京的美好前程,来到了东营当一名小学教师,每个月也是3000块钱的工资。俩人虽然都有份不错的工作,但也是普普通通的工薪家庭。另外,俩人刚刚工作几年,每月还有1000多元的房贷,结婚后的这两年俩人并没有攒下多少钱。
据了解,俩个孩子呆在重症监护室里,一天就要花近4000元。夫妻俩的父母都是农村人,没有多少积蓄。“我俩的父母把自己的积蓄都已经拿出来了,我们又借了8万多,现在孩子的住院费用刚刚够。”王月告诉记者,从住院到现在他们已经花掉了近8万元,剩下的两个孩子至少还要在重症病房里呆半个月。
记者看到,夫妻俩人现在住的房子不足50平方米,“这套房子是离医院近,到医院检查身体方便,”王明说,他年前就在颐园小区租了这套50平米的房子,妻子住院后,双方父母就陪着他们住在了这里,六个人一直挤在这破旧的小房子里。
热心“马大姐”群里发帖救助
王明一天接数十个热心电话
25日晚上8点多,王月的催乳师热心马大姐发表了一篇日志,呼吁身边的热心妈妈帮帮这对年轻的夫妻。“听到小王的这个情况后,我的心情很复杂,觉得自己再也不能收她们的催乳费了。”马云说,晚上回家后,她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去表达她的心情,“我只将王月的大体情况在日志上说了一下,想让身边的那些热心妈妈们捐助一些小孩衣物给他们。”在马云的呼吁下,王明第二天接到了数十位热心人的电话,马云自己也接到了三四个热心电话。
在王月家中,记者看到热心妈妈们与马云的聊天记录,“东西已经准备好了,要送到哪?”“东西送到孩子家中还是中心医院?”“我这几天出差,过几天再把衣服送过去。”……多个热心妈妈们在群里积极地回应着马云的号召。在现场,记者还听到马云对王月说:“我已经在网上给两个孩子看好了一个小床,你不用担心孩子出院后住哪了。”这些人与王月都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她们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王月的爱,对这两个孩子的爱。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