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教育局局长梁海伟:
构建教育均衡发展机制以师资力量带动职业教育
本报记者聂潇潇
2014年03月10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2013年,刘士合书记就教育工作提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推进油地校共建中国石油大学东营胜利学院等要求。记者就此采访了东营市教育局局长梁海伟。
新校区建设在即、推进实施重点项目
“办学条件标准化是教育工作的基础,是教育均衡发展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梁海伟表示。
梁局长介绍,2013年,东营市教育局在制定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时,充分论证了优化中心城区普通高中资源配置的政策措施,对市一中、市二中,胜利一中、胜利二中志愿填报办法进行了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高中招生秩序,提高了生源质量,优化了中心城区普通高中资源配置。同时,由于城区区位、教育资源、生源等多种因素制约,城区高中均衡发展的形势依然严峻,构建适应城区教育均衡发展的机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下一步将继续完善招生政策,盘活中心城区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市一中、市二中迁建工作正按照要求有序展开。
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中,按照《东营市教育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东营市教育局制定了教育现代化学校评估标准与实施细则,组织开展了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和认定工作,全市13%的幼儿园、21%的中小学、30%的中等职业学校达到现代化学校认定标准。
梁局长说,在2013年,市教育局在实施教育重点项目,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上也取得了进步。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东城5所学校、幼儿园,市中专、市一中、市二中、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等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实施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校舍安全和农村中小学“两热一暖一改”工程,继续实施中心城区晨晖幼儿园、金融小学、胜利五中、市特校、市实验学校等建设改造工程。其中,市一中、市二中、市中专学校建设工程将基本同步进行,预计3月25日开标,11月之前完成主体。
以师资质量带动学校发展,用好校车动态管理平台
梁局长说,统筹规划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是老百姓比较关心的话题。在2013年的教育工作中,这两项工作也被放在了重中之重。2013年东营市中等职业学校(含五年制高职、市技师学院)招生11999人,比上年增加4328人;在校生26203人,比上年增加3725人;中职学校在校生占高中段在校生的比例为36.27%,比上年提高3.65个百分点。市中等专业学校新校建设列入市政府2013年重点工程,市技师学院新校二期工程基本完成。“东营市一中、市二中的开工建设也指日可待,预计2014年就会完成主体建设。”
“目前来看,东营市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上还是相对薄弱,与经济社会建设不相适应。”梁局长说。为了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今后要科学编制并组织实施东营市职业学校发展规划,以东营职业学院国家骨干校建设和东营技师学院建设为契机,带动提高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等。
此外,梁局长提到了建设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的工作。“市政府高度重视油地校共建这项举措,具体工作方法和思路需要东营市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大学、胜利石油管理局三方达成基本共识。这项举措有利于提高城市影响力,增强城市活力,优化发展环境。目前,由三方共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校车安全动态监管工程是进一步确保校车安全的又一层保障。教育局将把建立校车动态监管平台作为下步工作的侧重点。2月19日,东营市校车动态信息管理平台开始安装,700余辆达标校车将实现实时动态视频监控。学生乘坐及校车上路都将同步显示在平台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