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次挑战极限铁娘子赢得老外信赖
2014年03月07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顾松 通讯员 尹倩
   一片高原,两条管道,八年心血,作为肯尼亚1号线成品油管道重建工程和肯尼亚西部成品油管道改扩建工程两个大型项目的设计经理,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副总设计师任晓燕,把她的热情、精力和智慧,挥洒在万里之外的非洲,奉献给当地的油气长输管道事业,就像一朵火热、顽强的非洲菊,盛开在东非高原上。
  “你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工作的时候,任晓燕是个清新隽永、有滋有味的“女文青”,工作时,她就有“秒变”铁娘子的本事。与肯尼亚打了八年交道,无论从前期的方案、立项直至最终的投产,不管业主如何更换,项目组人员如何变更,任晓燕始终都是全过程的参与者,雷厉风行、挑战极限的强硬作风也是名不虚传。技术沟通会上专业过硬据理力争,业主心服口服,几个通宵加班后精神抖擞上阵汇报,如同家常便饭。
  2013年8月,面对业主方肯尼亚管道公司的诸多苛刻要求,她带领各专业设计人员连续奋战,30天内完成了450公里老旧管道和12座站场改造的初步设计,18个小时内完成业主对初步设计审查所有问题的澄清,9天高质量完成新站场选址调研工作,保证了东非唯一一条能源进口通道的重建工期。这个能徒步穿越贫民窟、和男同志一起用瓶盖分喝一瓶水、啃当地烤玉米作美餐的中国女人,让非洲业主(肯尼亚管道公司)刮目相看,赞叹:“你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大年初四踏上非洲的土地到现在,任晓燕的第七次“肯尼亚长差”还没有结束。面对业主“招标文件中体现所有细节”的苛刻要求,她带着技术人员一头扎进了业主的总部大楼,开始了高强度的集中办公。为保证工期进度,任晓燕经常用几个煮鸡蛋和水果填饱肚子,连续工作几十个小时,有时候,一觉才能睡4个小时。20多天的现场办公,任晓燕带领同事们完成了全套的设计文件和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涉及所有专业,其具体详细的程度前所未有,细到一片法兰,一根电缆,一方混凝土,总计共1万多项。
非洲同行的“好老师”
  2013年,按照项目合同要求,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第一次在本部为项目业主开办培训。任晓燕迎来了肯尼亚管道公司的6名老朋友。用英语将生涩复杂的工程技术问题向国外业主表达清楚、解释清楚,而且还需要听懂业主的提问并进行答复,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为了做好这次培训,任晓燕多次组织各专业培训人员一起研讨培训大纲并不断完善培训计划。在培训之初,又反复和业主商讨培训形式,最终确定各专业轮流给业主集中培训。保质保量地开展了25场内容缜密而又充实的培训。
  为了尽量减少非洲朋友的陌生和不适,她特地找来了产自肯尼亚的咖啡和红茶,还为上火的工程师Kijaro送去冰糖和水果,这让非洲人感动不已,他们很不理解:白天全心全意地给业主讲课,晚上则加班加点进行施工图设计,难道中国人都是铁人?看到任晓燕眼睛红红的,非洲姑娘Angela问她觉得累吗。任晓燕笑道:“昨晚赶时间做平面,我们项目组一起加班到凌晨两点。不过只要你们能把昨天交流的那些关键点都搞懂,我们累一点也值得。”几个黑人朋友非常动容,Angela拉着任晓燕的手,连连说“sorry”。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