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舱巡检就得花7个小时
第二座自主建造自升式平台船体合拢完工,施工处处精细化
2014年03月07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顾松 通讯员 张永利
   3月1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射在烟台市芝罘岛来福士造船厂时,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由胜利油田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二座自升式钻井平台主体轮廓。胜利海洋钻井公司新胜利一号钻井平台建造项目组经理赵忠生介绍,该平台可在水深50米范围内的海域施工,设计钻井井深7000米,一次就位可打井30口。
  同一区域可打井30口
  3月1日上午7时,在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内,新胜利一号钻井平台建造项目组人员穿戴好工装、安全帽、口罩后进入平台施工区域内。在项目组办公室的玻璃墙上,记者看到贴有长6米左右的施工设计平面图图纸,像这样的图纸在项目组的每间办公室内都有,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工作人员可以随时熟知建造的每一个细节。
  上午8时许,记者在声音嘈杂的平台底舱内,看到海洋钻井公司巡检小组的工作人员正在和施工人员核实焊缝、管路的布局、走向等情况,像这样的细节巡查每天都在进行。赵忠生说,“平台建造中涉及结构、钻井、电气、轮机等多个专业,目前项目组分7个小组,每天连续17个小时全过程监督施工质量。日常巡检中每一个重要焊接口、每一个设备的摆放、每一条管线的走向都要仔细检查,像浮力舱、油水舱等舱室建造完成后都会封闭,如果在建造中不把好质量关,在日后运行中一旦出现故障再修理就会严重影响生产。”
  据了解,新胜利一号钻井平台是中石化集团公司重点建设项目,也是胜利油田目前建造的尺寸最大、配套最先进的海上钻井平台。目前,该平台船体合拢已经完工,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桩腿固装区域的焊接。
相关数据精细到毫米
  1月,项目组工作人员在主机舱内监督施工时,发现该区域内的污油泵和驳油泵摆放不合理,赵忠生找到造船厂项目部负责人接洽、与技术人员确定方案,“当时油泵已经固定好但还没有接油管,像这样的细节就需要及时更改,否则一旦接好油管就会耽误平台建造时间。”
  对于平台建造中的精细化管理,在赵忠生看来,建造过程既要注重严格按方案施工、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保障平台实用性,还要从精细管理的角度出发,确保建造中的每一个细节不出差错。他说,平台建造中首先要考虑平台的重心控制、重量控制和平台稳定性等因素,例如平台三角形的3个桩腿,每相邻的2个桩腿距离要精确到毫米。
  平台底舱空间狭小,巡查人员全过程巡检一次则至少要花费7个小时。由于底舱内空气流通性差,施工方采取往底舱强排空气的方式,保障底舱内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而随着粉末的漂浮,底舱内工作人员在上午刚刚佩戴的白色口罩上已经覆盖了一层黑色灰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