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家小院藏有光绪年间的一株海棠
百年海棠传承家庭风尚
2014年03月07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张婧婧 通讯员 王国斌 朱逊广
在广饶县大王镇于巷村于林甫家有个“小明星”,经常有不少人从周边赶来看望它。这个“小明星”不是别的,正是他家植于清朝光绪年间的海棠。这株海棠也是东营仅有的一株树龄超过100年的海棠。
走进于巷村于林甫家,院子里满满当当种植着各式各样的植物,中间花坛里的一棵树格外显眼,只见这颗树有众多分枝,树周边还摆了几块造型别致的石头,喜爱花花草草的于林甫照顾它格外悉心。
于林甫说,这株海棠是他爷爷的爷爷亲手栽种下的,那时候还是清朝光绪年间。听家里的老人讲,当时太爷爷还是个贡生,在这株海棠前是一个大花园,里面种满了牡丹、海棠、冬青等植物,传到他这辈就只剩下这株海棠和树周边的这四块石头了。
于林甫介绍,这株海棠每年都会生长出徒长枝,而徒长枝每年都要进行裁剪,海棠树冠长到6米的高度实属不易。每年四五月份开花时,枝繁叶茂,即使走在胡同里都能闻到清香。“一到夏天,我的爷爷总喜欢在海棠树下放把躺椅,无论乘凉还是读书都是好的。”于林甫说。
望着院子里的海棠树,于林甫不禁回忆起小时候。60多年前,他还是几岁的孩子的时候,就曾在树下练习毛笔字、偷看小人书、小画书,等到他的儿孙辈儿又在海棠树下背唐诗、颂经典,直到孩子们考上学、参加工作。
于林甫告诉记者,从他太爷爷那辈儿起,都是从这株海棠下接受最初的教育。“两三百年间房子不知翻新了多少回,可唯独这株海棠没动,在20多年前休整房子时还特意给它建了个花坛”。于林甫说,这株海棠是先辈留下来的,留给后辈的除了这珍贵的绿色遗产,更是整个家族朴素的家庭教育。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