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别人,是我最大的幸运”
广饶协警郑庆玉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
2014年03月07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郑庆玉(左)。(资料片)
     本报记者 王超
    郑庆玉是广饶县大王公安分局一名普通的社区警务工作者,10年来他默默工作在公安一线。早在2007年7月,郑庆玉就报名参加造血干细胞样本采集,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13年9月,当他得知他与一名患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配型成功的消息后,义无反顾地决定挽救一个幼小的生命。
  义无反顾捐献干细胞
挽救4岁孩子的生命

  2013年9月,郑庆玉接到了东营市红十字会的电话,通知他与一名4岁的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咨询他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百万之分一的几率,起初连郑庆玉都没有想到。在他看来,能够拯救一个人的生命,是一件光荣的事情,是莫大的幸运,于是他欣然同意了。为此,他推迟了按政策生育二胎的计划。经过5次体检,他的各项指标均符合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要求。
  “作为一名志愿者,作为公安队伍的一员,能够通过捐献造血干细胞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有机会帮助别人,我感觉很幸运。时间紧迫,让我去救人我一定去。”郑庆玉说。帮助别人、奉献社会不是他心血来潮、一时之举,2007年7月,在一次无偿献血过程中,他听到关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就毫不犹豫地采集了血样,成为了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从荣誉中感受担当
“我只是做了件很小的事”

  “作为一名志愿者,我只是做了一件很小的事情。也可以说我是幸运的,其实还有很多人默默地奉献着。”在签订捐献造血干细胞协议书后,相关部门为他举行了欢送仪式,面对鲜花和掌声,郑庆玉朴实地说道。每句话、每个字都掷地有声,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这个年轻人对他人、对社会勇于担当负责的人生态度。
  同时郑庆玉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大家了解干细胞捐献知识。“这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伟大工程,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和壮大这支队伍,用自己的行动去挽救他人的生命,使更多生命垂危的白血病人找到生的希望。”在郑庆玉眼中,荣誉是承担使命与担当的,自己做的只是份内的事,完成了自己应尽的职责。
  “20块钱不算啥,让老人多吃几个鸡蛋吧”
  作为一名普通的社区警务工作者,郑庆玉平日工作比较琐碎细微。每天穿梭于辖区村庄、企业和小区,向群众宣称普及防盗、防抢、防诈骗等安全防范知识,接受他们各类业务咨询,面对面地向群众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升群众的安全感。
  社区内的孤寡老人,也成为他心中惦念不忘的牵挂。他经常走进老人们的家中,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大王镇西营村有两位90多岁的老人行动不便,无法到派出所办理二代身份证,郑庆玉听说后主动登门为两位老人把照片采集下来,并自己掏钱为老人办理了二代身份证,还与村委会一同为老人及时办理了领取补助金的手续。有人提醒郑庆玉说:“你忘了要办理身份证的20块钱了”,郑庆玉说:“20块钱对咱们来说不算啥,让老人多吃几个鸡蛋吧。”
  日常生活中,小纠纷、小矛盾、小口角随处可见。但是这些琐事如果不能及时化解,便有可能会升级成大矛盾,造成严重后果。化解矛盾纠纷是郑庆玉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他通过回访矛盾纠纷当事人的方式,常年积极、主动、及时地上门调解、疏导各类矛盾纠纷,督促双方当事人按时按要求履行协议,可是他却从没有喊过苦嫌过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