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将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制度,争取杜绝拖欠问题
为防欠薪,用工前先交保证金
2014年03月07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社保服务大厅内,市民正在办理业务。 (资料片) 本报记者 段学虎 摄
     6日,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对2014年东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项目和工作要点进行了通报。会上指出,2014年将扩大生育保险统筹范围,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纳入保障,实现生育保险制度在城镇职业人群的全覆盖。同时,做好2014年度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补发工作,实现企业退休人员待遇“十连增”,更好地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
  扩大生育保险统筹范围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也将有生育险

  会上,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全民指出,2014年东营将以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保制度为目标,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的社保体系建设。总体思路是从制度全覆盖向人员全覆盖、由制度分割向政策统筹、由单一保险向多元保障转变。
  在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方面,按照国家改革政策框架和省政府有关部署,稳妥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改革”试点,逐步建立养老保险与职业年金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积极推进城乡社会保险制度衔接,打通身份转换通道,为城乡居民参保提供更多选择。并轨改革过程中将迈出具有实质意义的一步,今年东营将着手扩大生育保险统筹范围,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纳入保障,实现生育保险制度在城镇职业人群的全覆盖。
  在提高待遇水平方面,2014年度将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补发工作,实现企业退休人员待遇“十连增”,更好地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据了解,截至2013年东营企业养老保险待遇已实现“九连增”,月人均养老金由1746元增至1915元,失业保险金由每人每月730元提高到830元,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档次。
  此外,按照“基金统一管理、政策平稳衔接、经办平稳过渡、待遇确保不降”的原则,将胜利油田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纳入地方管理,构建油地一体的社保管理运行体制。
  全年小额担保贷款新发放5亿
新开发公益性岗位超1000个

  会议指出,今年全市就业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要达到3.3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3万人以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
  统筹推进重点群体就业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依然作为重中之重,积极做好“三支一扶”、社区服务、就业见习、技能培训、自主创业、就业援助等工作,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保障机制。此外,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机制,新开发公益性岗位1000个以上,发挥好公益性岗位对就业困难人群的托底安置作用;稳妥做好产能过剩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职工安置工作,强化技能培训、再就业扶持等服务保障措施,帮助失业职工重新走上就业岗位。
  大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深入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扎实开展创业助推“1+5”活动,加快以“一中心四园区”为重点的创业服务基地建设,设立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6000万元,新增小额担保贷款基金1亿元,力争全年新发放贷款5亿元,扶持创业带动就业2.5万人以上。
建立“一书两金一卡”制度
让农民工工资有保障

  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也是优化劳动环境、实现企业与劳动者互利共赢的现实需要。会议指出,今后劳动关系建设将由注重事后向注重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由注重政府管理向注重协同治理和市场决定转变。
  建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一书两金一卡”制度,也就是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当地政府与企业分别签订防范处置企业拖欠工资目标责任书,在欠薪多发行业普遍建立用人单位缴纳工资保证金制度,在欠薪多发县区、开发区建立完善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全面推行农民工实名制工资支付银行卡,争取从根本上杜绝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同时利用好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的协调联动作用,发挥社会各界合力,共同做好农民工工作,着重规划建设好县区农民工服务中心、服务站及零工市场,提高综合服务水平,解决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