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把刀具记录着郭振坤的篆刻史。本报记者 段学虎 摄
◥工作中的郭振坤极为认真。(资料片)
郭振坤的办公桌简易却东西齐全。(资料片)
郭振坤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资料片)
100枚印章串起中国石油史
郭振坤现在已经在河口区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而这个工作室,在常人看来却略显寒酸,一间不足10平米的小卧室里满满当当摆放着“三大件”——台式电脑、不堪重负的书架、一套篆刻用具,余下的空间便只能摆下两三张椅子。
尽管条件有限,但十几年来,郭振坤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创作,并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郭振坤从小便酷爱艺术,如今,美术、书法、篆刻、诗词等艺术创作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乐趣。
作为一名石油工人,郭振坤最熟悉的莫过于油田史,但怎样用自己的方式展现出来,郭振坤有自己的想法。
2013年12月份,由郭振坤独立完成的《中国石油史印记》一书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全书以篆刻的形式介绍了石油在中国的最早发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等100个方面的内容。之所以创作此书,郭振坤说,他在油田生活了数十年,他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回馈油田。
为了尽快成书,郭振坤先后整理了十多万字的相关资料,整整花了两年时间篆刻出100枚形态各异的印章,将3000多年的中国石油史发展印迹串联起来。如今,中国石油史不但记录成书,更印刻在了郭振坤的大脑里。采访过程中,从中国最早的石油记载、最早的钻井技术到最古老的油水分离装置,郭振坤侃侃而谈,如数家珍。言语间,无不透露着他对石油的热爱。“研究篆刻,首先需要精通古文字,东营是一个新兴城市,在以前关于古文字的书籍几乎没有,连买都没处买,二十年前,甚至连一把刻刀都买不到。”
如今郭振坤依旧是一名石油工人,他三天一倒班,每个班他都按时上岗,上班期间也一定是全身心投入。也正因为如此,他的艺术创作不但有了灵魂,更饱含着石油人的精神情怀。翻开《中国石油史印记》一书的扉页,郭振坤的个人简介便闯入了笔者的视野:书法作品先后入展中国书协举办的当代篆刻艺术大展,首届“王羲之奖”全国书法篆刻展等各项展览10余次,并曾荣获第七届全国篆刻艺术展全国奖、中国书画华表奖、首届中国石化朝阳文艺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十余个;美术作品荣获山谷杯全国书画大赛金奖等奖项。
□作品展示
郭振坤是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采油五矿采油一队的员工,他除了是一名采油工之外,人们知道他更多的是他的篆刻。而正是凭着自己多年来对艺术的热爱,让他成为东营乃至国内都比较知名的画家和篆刻艺术家。尤其是在篆刻方面的造诣,让他成为东营首屈一指的篆刻大师。
艺术之家出身的采油人
“职业采油人”,郭振坤在自己的新浪博客上是如此介绍自己的。每次外出考察交流或是受邀出席各类文化活动,他也从不避讳自己的采油工人身份。郭振坤说,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虽然有多重“身份”,但最根本上还是一名采油工人,骨子里就烙着石油人的印记。
论资历,郭振坤可算是一个老石油。在外人眼中,石油工人天天忙碌于荒郊野外,似乎与艺术搭不上边。“我走上艺术之路,与我的家庭有关,我父亲从事美术教育,耳濡目染,我也就走上了这条道路。但是我在油田的工作却给了我一个艺术升华的基础。”
郭振坤的父母曾经都是油田小学的教师,妻子也是油田子女,夫妻两人是名副其实的“油二代”。刚上班那会儿,郭振坤喜欢以油田的人和事为题材进行美术创作。后来,为了就地取材,他才慢慢开始涉足书法、篆刻,树根、石头都成了他的艺术品。从1995年开始,郭振坤被分到一处单井工作,这口油井处于荒郊野外,一天都见不到几个人,每天除了工作,也给了他大量的业余时间。也就是这个时候,他就开始爱上了篆刻,“那一段时间,给了我认真思考创作的机会,我也会利用篆刻来消磨时光。几年下来,我的积淀日益丰满。”
众所周知,学篆刻必须要先攻破古文字关。当时,受条件所限,郭振坤没有机会接受到专业培训,也缺少相关的学习资料,当他得知河口图书馆有古文丛书之后,就利用休息时间,天天泡在里面,图书馆便成了他的第二个家。只要一有空,郭振坤就泡在图书馆里查字典,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回家后再细细琢磨,并模仿着练习。两个月的时间,总厚度30厘米的一套《古文编》被他硬生生地抄在了十几个小日记本上。凭着这份韧劲儿,甲骨文、篆文等这些在外行人看来就像“天书”一样枯燥乏味的文字却成了郭振坤的最爱,并刻在了他的脑子里。
传承艺术不为功利 只要心里踏实
郭振坤的艺术创作是成功的。然而,被众多光环所包围的郭振坤心态却显得十分平和,为人也十分低调、谦虚。正因为这份低调,就是这样一个艺术大腕,在河口采油厂都鲜为人知。“进行艺术创作仅仅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没有其他的目的,更没有功利心。”郭振坤的话让人读出了他在艺术追求上的纯粹。
成名之后的郭振坤刻一个印章便能卖到一千元以上的价格。有着这样轻松实现高收入的渠道,郭振坤早已可以放弃现在的工作,但他并没有这样做。“如果天天靠接订单过日子,那么我不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工匠了吗?”郭振坤微笑着说道,搞艺术不能有功利心,一旦有了就会污染艺术,也是搞不好创作的。为此,他所创作的作品大部分都用到了参加展览、义务捐赠等用途上。
近年来,有一些私人企业、画廊邀请他去就职,开出的年薪也十分诱人,然而,郭振坤每次都婉言拒绝。甚至有的商家见郭振坤“不食人间烟火”,便多方打听并找到了他的妻子,企图打开一个缺口,却也未能如愿。不管是现年已80多岁高龄的父母,还是身为采油队高级技师的妻子,甚至正在上中学的儿子,对郭振坤所坚持的艺术创作之路,家人都无条件地极力支持,这让郭振坤感到极其欣慰。
郭振坤也坦言,曾经和他一起搞过创作的朋友中,有很多人如今都拿着高薪,过上了优裕的生活。而郭振坤却表示,他还是愿意呆在这套50多平米的小房子里从事创作。他说:“其他的都是虚名,安安心心当一名普通工人心里才踏实,这点儿不丢人。”
热心文化公益活动 醉心文化研究
尽管已经成为中国篆刻艺术领域名副其实的“腕儿”,郭振坤也经常被要求去外地做一些展览和讲座,他认为,发扬中国古老的篆刻艺术是他作为一名篆刻人的使命,“我现在也意识到了篆刻艺术的危机,在我受邀参加的一些讲座中,很少能看到年轻人的身影,篆刻不同于其他艺术品,出作品比较慢,也让很多年轻人放弃从事这个行业了。”郭振坤说,现在很多搞艺术的人身上的匠气太浓,这对艺术本身的发展是不利的,“我曾经和朋友打赌,在一厘米见方的章料上刻了21个字,但我认为那只是杂耍,不是艺术,玩玩可以,但真要出好作品,靠的还是深厚的积淀。”
记者在对郭振坤的两次采访过程中,都被突然响起的电话所打断过。原来是东营垦利县博物馆要出宣传册,邀请他去帮忙进行策划,还有一所老年大学邀请他去进行书法授课……类似这样的盛情邀请,郭振坤几乎每天都会遇到。
只要不耽误工作,郭振坤一般都会欣然接受,义务地去参与这些文化公益活动,而且全国各地几乎都有过他的足迹。去年,垦利县博物馆建成,他与几名业内好友一起“牵线搭桥”,联系了100名画家义务捐献作品,一些国内知名工艺品大师还义务捐献了紫砂壶等工艺品。不仅如此,博物馆文物的整理、修复、考证等工作,郭振坤也都抽时间热心参与,并乐此不疲。
对文化的热爱,从郭振坤的“工作室”也可见一斑。屋内四个书架塞满了各类文学书籍,就连一米多高的篆刻台也是用书垒起来的,最上面铺着一张木板和一块毛毡,这就变成了他平时常用的办公桌。
郭振坤告诉笔者,他的文化类藏书有接近两万多册,每一册他几乎都细细品读过。在许多书籍里,笔者还发现了一些写满了字的小纸条。郭振坤告诉记者,这是他一边阅读、一边记录自己认识体会,也是他多年来养成的读书习惯。
闲下来的时候,郭振坤还习惯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一些关于艺术史、艺术研究方面的论文和评论,和同行之间进行交流分享,争取将文化研究做得更深入。在篆刻上造诣颇深的他,国画、考古等领域也是出类拔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