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营农民工公寓内,农民工等活之余耍闹起来。 本报记者 段学虎 摄
从正月初六开始,东营市内各大人才市场陆续进入招聘、求职高峰期,同人才市场不同的,虽然正月十五已过,劳务市场的活跃期却还没有到来。记者采访了解到,东营劳务市场的农民工公寓目前入住者不足百人,而平时外来务工人员较多时,这里能住千余人。而这与气温低、不少工程未开工,以及劳务输出地民工就近就业有很大关系。
气温低活少、就近就业……
限制民工返程时间及人数
18日,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劳务市场内的民工公寓入住者不足百人,显得较为冷清,平时用工旺季的时候,这里两栋公寓楼入住总人数能超过一千人。
东营为民劳务市场总经理周海清告诉记者,目前外来务工人员返回较少,很大程度受气温影响。据介绍,目前东营气温并不算高,大多数工程项目还没有开工,只有少数工地开工,岗位需求有限,这就造成务工者势必会延迟返程时间。
据了解,东营作为省内一个比较典型的外来务工者输入地,每年吸引的务工者主要来自省内的德州、济宁、菏泽、聊城及滨州、济南临近县区,少数来自东营的周边县区和四川等省外地区。据周海清介绍,在为民劳务市场,仅来自德州的务工者就能达到七百人。
据一些已经返程的外来务工人员介绍,返回的农民工较少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随着鲁西南等地区的发展,不少地方吸引投资,开厂上项目,不少民工在家附近就能找到个“营生”,就选择留在家里不出来了。
民工返程也挑“好日子”
劳务市场开始“活跃”得等等
山东民间有“三六九,往外走”的传统,对于来自鲁西北、鲁西南地区的务工者来说,正月十六、十九正是适宜出门的日子。过了元宵节,民工公寓才陆续迎来各地的务工者。18日这天正好是正月十九,在这天中午,记者就见到了三拨务工者提着大包小包回到劳务市场。一位务工者手中的提兜里放了一只鼓鼓囊囊的塑料袋,食物散发的热气在塑料袋上凝成一层水珠,与平时更为讲究的衣服和背包相比,明显带着过年的气息。
37岁的张强来自德州临邑,在劳务市场寻活儿已经将近四年,由于有技术,算是工地上的“老师儿”。18日是他回到东营的第二天,对于在这天找到个合适的活儿,张强似乎并没有迫切的要求。“现在温度低,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工期不是特别紧的工地一般没开工。我也不着急,有合适的零活儿就去,没合适的就先玩儿两天。”张强说每年七八月份是劳务市场最热闹的时候,每天早上都能有几千人挤在交易大厅等待出工。
“一般劳务市场要到三月份才算真正热闹起来。”东营为民劳务市场总经理周海清说,人才市场和劳务市场针对的人群不同,呈现的季节性特点也不同,目前市场内每天前来求职的务工者在四百至五百人之间,其中能够出工的约为一半左右。据了解,在劳务市场,多数务工者流向了市内的各大建筑工地,因此一年当中的活跃期通常要进入三月份才能到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