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2014年01月25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据东营市港航局工作人员介绍,广利港区始建于1985年,由胜利油田投资,1986年建成通航。至1991年,由于港道回淤严重,加之河口拦门沙影响,较大货船已无法驶入,1992年,胜利油田将广利港区移交东营市转为渔港使用。“20世纪80年代,胜利油田曾规划在广南水库东边建设广利电厂和与之配套的3000吨级运煤码头,就因为当时广利河河口泥沙淤积严重,最终决定停止建设广利电厂。”
广利港区是东营市及周边地区最近的出海口,但自上世纪90年代起,因航道淤积严重,较大货船无法驶入,广利港区被作为渔港使用。随着《东营港广利港区总体规划》通过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专家组审查。广利港区将华丽转身,通过建设南北防波堤形成环抱港池,成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重要支撑、东营发展临港产业的重要平台。
按照《规划》,从广利河口两侧沿航道轴线向东建设南、北防波挡沙堤,北防波挡沙堤长度约为13275m,南防波挡沙堤长度约为13625m,间距1800m。航道等级近期按5000吨级,远期按10000吨级发展。
新的港区将由北作业区、南作业区和东作业区组成。北作业区位于广利河口北侧,主要布置为10个集装箱泊位、20个通用泊位和2个客运滚装泊位,岸线全长5.6km。作业区陆域纵深2000m,其中码头生产作业区纵深500m,后方物流园区陆域纵深500m,临港工业区陆域纵深1000m。东作业区位于北防波挡沙堤内侧,规划为65个液体化工泊位和预留发展区,岸线长约9.9km,作业区陆域纵深500m,远期可根据发展需要向防波堤北侧扩展陆域空间。南作业区位于广利河口南侧,规划为预留发展区,岸线全长约15.7km,可布置87个泊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