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城管一年受理案件55697件
信息甄别处理快,结案率达78.35%本报记者崔立慧通讯员董建
2014年01月25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24日,记者从东营市数字城管筹建办公室获悉,2013年数字城管平台运行平稳、高效,36个市直各部门、单位均已按照要求建设了数字信息接收终端,形成了闭合的指挥网络。一年来数字城管累计受理案件55697件,累计清理小广告18万余处,东城核心区域城市“牛皮癣”基本得到根治。同时,东营区和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已经建设完成与市级平台充分结合的区级数字城管接入平台。
平台建设有新动作
东营区、开发区接入市级平台
2013年,数字城管二级平台设置和调试工作已经完成。结合东营实际和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营区城市管理工作要求,数字城管筹建办建设了与市级平台充分结合的区级数字城管接入平台(二级指挥平台),逐步实现街面管理、社会服务、综合执法、地下管线管理等方面的城市管理工作信息化、数字化,为数字城管向全市展开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截至目前,东营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信息采集服务外包招标工作已顺利完成。106名信息采集员已按照计划于2014年1月1日正式上岗工作。
在东城区域,部分基础数据进行了更新。区域内市政井盖进行了全面数据普查,共涉及市自来水公司、市园林局、市供热处、市市政处、市供气站等5个单位,21043个井盖,普查完毕并修正了井盖基础数据信息。
同时,数字城管专用微波无线视频建设试点取得很好效果。东城胶州路、沂河路、辽河路和部分建筑工地周边试点建设了60处视频监控点,设置视频立案岗,实时抓拍城市管理违法违章行为,弥补了公安视频监控空缺,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管理案件的处置能力。
118名信息采集员
每天最高收集千条信息
2013年,东城区域市场化信息采集外包工作运行良好。年初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了东城区域市场化信息采集外包队伍,招录了118名信息采集员,经过培训、考核、试用于4月1日正式上岗,经过半年试运行,日受理信息量从原先每日几十条,到每天最高近千条,信息量呈爆发性增长。
在进行数字城管信息采集服务外包招标时,城市“牛皮癣”清理纳入了服务范围,要求中标企业购置专业工作车辆和专业清洗设备,聘请专业队伍利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对东城区域主次干道两侧50米范围内建筑物、公共设施、树木、地面上的乱贴乱画进行专业清理。一年来累计清理各种乱贴乱画、小广告等18万余处,保持了清理成果。
此外,2013年数字城管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400余件。协调联通公司、移动公司、供电公司等对长期占压人行道、盲道的设施进行迁移,还路与民,解决了多年来未能解决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难题。另外协调交警部门对占压绿化带的交通岗亭进行清理,同时对拆除后的空地进行绿化,美化了城市环境。
东营区、开发区试运行
中心城区数字城管有望全覆盖
数字城管运行一年来,每周问题发现量都在2000件左右。按照程序,指挥中心平台收到上报信息后,立即进行甄别并派遣给责任单位,责任单位按照规定的处置期限进行快速处理。年初至今,共受理各类案件55697件,其中,安排信息采集员自行处置25654件,立案24386件。应结案22795件,办结17861件,结案率78.35%。
2014年,按照数字城管建设进度,东城区域将作为重点深度推进,东营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试运行、试考核,逐步建立覆盖中心城区的数字城管网络,充分发挥中枢协调作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其中,市场化信息采集服务外包二期项目实施、数字城管系统信息化安全升级、数字城管无线微波可移动探头二期建设、东城区域井盖监控预警系统试点建设是今年的主要工作,同时,将按《东营市智慧城管建设规划》继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工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