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家行囊中的礼物
文/片本报记者张园园
  • 2014年01月09日  作者:
  • 【PDF版】
更多
  春节越来越近,公交站牌、汽车站火车站候车室,随处可见拖着行李、拎着大包小包的人们。终于要和家人团聚了,赶路的脚步再匆忙也透着喜悦,路途再远,大包小包的行李中,总有一两件是特意给家人捎带的。精挑细选送给家人的新年礼物也好,不远千里带回去的特产也好,或轻或重的礼物,不变的是一份浓浓的心意。
   爸爸妈妈兄弟姐妹
 礼物一份也不能少

  7日,在东营长途汽车站候车室,两个大行李包和一个行李箱堆在赵胜丹脚边,除了这些,还有一提两瓶装的酒。在一堆行李中,这一提酒很显眼。
  “酒是给爸爸捎的,听说是这儿的特产,买回去给他尝尝。妈妈一直没什么首饰,就给她买了一个银手镯。”赵胜丹是东营职业学院大一学生,家在莱西,买礼物的钱是她从生活费中省下来的。赵胜丹说买礼物的事情一直没跟爸妈说,“说了他们就不让买了,等到家给他们一个惊喜吧。”
  与赵胜丹不同,胜利学院大一学生张德健的行李很简单,只有一个行李箱、挎包和几个礼品盒。“带了家里没有的广饶肴驴肉,给爸爸妈妈还有已经结婚的姐姐,每人一份,给老弟买了双鞋带回去。”他说。
 带点儿东营特产回家
 “没白来这儿一趟”

  将行李放在候车室里的座位旁之后,张先生嘱咐妻子先看着,自己转身去超市买路上吃的泡面,在他们的一堆行李中,两个红色的肴驴肉礼品盒显得格外显眼。
  “这是给家里老人买的。”张先生的妻子说,他们在外打工,老人在江西老家帮忙照顾一双儿女,“我们在外挣钱不容易,老人帮忙照顾孩子也很辛苦,过年了带点特产回去,让他们都高兴高兴。”
  为了买带回家的礼物,白福珠五六点钟便起床了,“赶早到广利港买的新鲜的梭鱼,我们内蒙没有,带回去喊亲戚朋友都来尝尝鲜,也没白出来一趟。”白福珠告诉记者,儿子在东营“包了个活”,忙不过来,自己便从几千里外的呼伦贝尔来到东营,“来了有几个月了,先回家过年,年后他忙不过来的话我再来。”
 公司奖励、福利带回家
 让家人知道自己过得不错

  回淄博桓台老家的徐翠华没拿大行李箱也没拿行李包,除了一盒包装精美的四件套外,她的东西多数都装在一个一个小袋子里,“这个四件套是儿子前两天得的奖励,他是他们公司的年度优秀员工。”
  “儿子干的好、过的好,我们就很高兴。”徐翠华说儿子和儿媳都在东营工作,经常邀请她来小住,“回家收拾收拾,过几天他们好回家过年。”
  李龙的行李包下边是一大箱鲜橙,“公司过年发的福利,我一个人在这儿也吃不了多少,干脆带回家。另外也是告诉家人单位待遇挺好,自己在这边也还不错。”
   带上蒸馒头和土鸡蛋
 去外地和儿子一家团聚

  候车室里,各地方言和普通话夹杂其间,不时有人拿出手机看时间,排队上车者中也不乏不时往前看的着急乘客……在赶回家过年的众多候车者中,操着本地口音的商女士和廖先生显得有点与众不同。
  “小儿子今年春节不放假,没法回来过年了,我和他爸爸坐车去他那儿过年。”今年62岁的商女士告诉记者,她两个儿子一个在东营一个在聊城,“平常我就来市里,帮大儿子家看孩子。这不过年了嘛,在医院上班的小儿子没法休息,就让我和他爸坐车去他那儿过个团圆年。”
  为了去小儿子家过年,商女士和老伴早早地便开始做准备,“从家里买的土鸡蛋,还割了一块肉,都比城市里卖的好吃。”在商女士放肉的行李袋中,还有一包摸上去热乎乎的馒头,装馒头的袋子里侧有一层薄薄的水汽。“这是我蒸的,孩子喜欢吃。”商女士笑着说,虽然要离开家坐车去聊城过年,“但孩子们都平平安安,有份稳定的工作,一家人团圆过个年就行。”
  家在滨州的李先生给儿子捎了个玩具飞机,“好几个月没见他了,他说想要就给他买个带回去,让他高高兴兴过个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