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领路人李建华的创业故事(上) |
为学技术,他在菜棚住了仨月 |
| |
- 2014年01月07日
作者:
-
【PDF版】
|
|
|
本报记者 王志刚 1976年,农民出身的李建华带着二十几个人外出学艺。当时攥着窝头坐在菜棚里下定决心要干出个样子来的李建华,没有想到,他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还把一个小小的造纸厂改变成了以造纸、化工为主业,集热电、物流、餐饮酒店、房产开发等八大门类的多元化中国500强企业、全球最大新闻纸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氯碱盐化工基地。 创业维艰,三十多年前外出学技术 “如果当年我们就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世界的距离居然差那么远,我不知道我们是否还有追赶的勇气。”日后有人小心翼翼地求证时,他这样回答。 在华泰集团乃至大王镇的发展史上,1976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性的年代,处于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体企业仍在摸爬滚打中苦寻出路。这一年,同国内许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一样,从筹备建厂那一刻起,广饶县大王造纸厂就被历史无情地推上了风口浪尖。 为筹备建厂,农民出身的李建华带领二十几个人去外地学习。他们暗下决心,无论多苦多难都要掌握好本领,干出个样子争口气。在外学习期间,为了节约费用,他们起早贪黑,帮助菜农干活,吃住在菜园棚内;为了学到真本事,他们脏活、累活、苦活抢着干,被感动的师傅们毫不保留地把技术进行了传授。三个月学习归来,这二十多人马上开始安装造纸、制浆、锅炉等设备。 “那时候,大家白天安装,晚上就插上红旗义务劳动,填沟填到9点多,就连十七八岁的女工,不是在安装设备,就是拉大锯做门窗。就是靠着这样一根筋、一股劲,日夜奋战,用一年的时间,我们硬把拼凑的设备安装起来,投入运行。”李建华说。 1983年,组织上安排李建华当了厂长。当上厂长之后,他才体会到其中的压力和难处。从1983年到1998年的15年间,公司经历了国家限制乡镇企业发展、治理整顿、紧缩银根、亚洲金融风暴,没市场、没资金、没原料、没技术、没人才,而且被同行看不起,指责抢市场,抢原材料,企业面临重重困难。 李建华没有被风波吓到,坚持走低成本扩张、重组兼并、联合收购、不断调整原料和产品结构、减少排放、节约增效的路子,使企业一次又一次走出困境,稳步发展。 对环保自信,厂区旁建起四星级酒店 2009年10月18日,一位领导视察东营华泰集团,离开时他感慨:“没想到造纸企业是这样的,没想到这样现代化的大型造纸企业在这里。”两个“没想到”道出了华泰集团的与众不同。作为全球最大的新闻纸生产基地,其环保指标甚至超过了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华泰颠覆了很多人对于中国造纸企业的传统印象。 在广饶,当地第一家四星级酒店就紧挨着华泰集团的厂区。“把酒店直接建在厂区里,这足以证明我们华泰在治理污染方面的魄力和自信。要是环保措施做得不够好,污染严重,我们又怎么敢这样?别说客人不乐意,周围的老百姓不允许,就是当地政府也绝对不会放任一个污染大户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生存。”华泰集团一位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公司在增上项目,膨胀规模的同时,始终坚持‘产量是钱,环保是命,不能要钱不要命’的方针,紧抓环境保护不放松。”李建华说,公司引进了国际一流的纸机生产线,吨纸耗水仅8立方米左右,不到传统纸机的十分之一,且原料全部用国际进口的木浆和废旧报纸,节约了大量的资源,降低了污染。 但显然李建华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带领华泰集团先后投资25亿元进行环保治理,引进国际先进的水处理系统、烟气除尘脱硫设备,建成了亚洲最大的水处理厂,外排水COD稳定在50毫克以下,完全达到鱼类存活标准,并且70%以上的循环利用。同时,公司先后淘汰了价值20多亿元的13条浆纸生产线和9台小热电机组,并积极技术攻关,利用新闻纸生产中回收的细小纤维生产包装纸;将水处理产生的沼气提纯为天然气用于生产;对污泥、废渣进行干化燃烧,利用煤灰制成建材;对热电烟气进行余热回收发电,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