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3年12月28日
作者:
-
【PDF版】
|
|
|
 | 幽默诙谐的孙斗跑驴表演吸引了众多观众观看。 |
|
跑驴是山东农村过大年玩把戏的必选曲目。在广饶县陈官乡,也有这么一个以跑驴而著名的村子——孙斗村。陈官乡有五个以斗命名的村子,分别是孙斗、杨斗、高斗、董斗、李斗,这五个村子连成一片,但玩跑驴的只有孙斗。 孙斗跑驴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表演形式多为双人表演,一人扮骑驴妇女,把驴形道具挂在腰上,远处一看如同一人正在骑着一头小毛驴,演员以腰为中心,左右小晃身,下身用小碎步走动,模拟驴的跑、颠、跳、踢、犟等动作,演员上下身动作的强弱、大小、高低要相呼应,并与另一扮演赶驴的人相配合。赶驴人的赶、拉、斗、撵等动作主要表现一种憨厚、诙谐的形象,表演时,伴随诙谐灵动的音乐,两人通过一些肢体动作和语言来表达,骑驴、赶驴的整个过程,在最生动之处戛然而止,诙谐风趣。孙斗跑驴的独到之处,就是将东营当地的民间故事和风土人情有机地结合,用朴实的语言编排成民间艺术项目,通过骑驴人与赶驴人之间的表演来表达一种农村人自娱自乐的生活。 孙斗跑驴的跑法有十三种。目前,能表演出走驴、跑驴、惊驴、爬坡、绕圈、打滚、拉驴出泥等动作。动作活泼、奔放、表演诙谐风趣。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一些原因孙斗跑驴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现在孙奎山带领村民重新玩起了跑驴,还增加了更诙谐的情调,逐渐自成一派。 孙奎山接手孙斗跑驴之后另一项工作,也是最令人称道的,是他把孙斗跑驴从孙斗村跑到了陈官全乡,并搜集整理资料,让孙斗跑驴成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他在中小学生中开设了跑驴课,让这项民间艺术逐渐成了一项大众化的艺术形式。他对孙斗跑驴的发展方式,也值得其他民间艺术借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