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新开发模式,设计的9口井全部投入生产 |
井工厂啃到深藏地下的“肥肉” |
文/片本报记者顾松通讯员田真田延 | |
- 2013年12月27日
作者:
-
【PDF版】
|
|
| 盐227“井工厂”施工现场。 |
|
老,东辛厂所辖油气田投入勘探开发已50余载;难,东辛厂所管油藏多以复杂断块油气藏为主。两大特点牵起了东辛厂油田开发的管理重点,在迎难而上的管理之路上,东辛厂始终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精细的配套管理有机融合,稳住老区、突破新区,实现油田开发的良性循环、科学发展。 管好“动力源”,为老油田“补水” “油水并重、以水为先”是东辛厂的开发管理理念,更是该厂打牢稳产基础的关键所在。 “动力”是油田开发的根源,开发初期,地层自身会有较为充足的动力,促使原油的流动和开采,而开发50余年的老油田,地层原“动力”早已明显不足,注水则成了较为普遍的替补动力源,用好“水”、管好“水”就成为提升储量经济动用率不可缺少的法宝。 基于此,东辛厂不断深化“以水为先”理念,持续探索“以水为先”的配套技术,持续改善老油田水驱开发效果。 他们对全厂注采井组的注采对应率进行分级,共分对应率大于85%、小于85%大于70%、小于70%三个级别,并通过零散调整提高水驱控制、注采调整提供高井层完善、综合调整提高注水储量等配套调整方案,提升整体注采对应率。今年以来,按照油水井整体优化、整体设计、整体实施,目前已实施注采调整方案9个,大修、转注120口次,对应老油井198口。注采对应率提高了0.7个百分点。 技术人员对可分注井实施分梯次调整,第一梯次直接分注,第二梯次实施新工艺配套,第三梯次通过地面升压配套和大修实施分注,第四梯次则展开小套管侧钻科研攻关,分注率较去年年底上升了7.3个百分点,初见成效。 标本兼治提高层段合格率。该厂按欠注井对应油井的生产情况,按紧急程度分层治理,共实施增注措施147口次,对应老油井334口,动液面恢复24米,平均单井日油稳定,层段合格率明显提高。 种好“试验田”,不断摸索新技术 在东辛,“井工厂”可谓是全年焦点。 盐227区块4167万吨的上报探明地质储量,始终是技术人员眼中的挖潜“肥肉”,可油藏埋藏深、渗透率低、用常规手段无法实现经济开发的困难,却始终羁绊着前行的步伐。 2012年,“井工厂”管理模式进驻盐227,为这里燃起希望。 盐227是胜利油田第一个按照“井工厂”模式运行的区块,没经验、没对比、没借鉴,标准的“试验田”。为此,东辛厂从整体设计到现场管理、从施工技术到安全环保,步步精细,步步完善。 盐227采用常规直斜井压裂生产,会出现初产高、递减快、稳定产能低的现象。2012年探索采用长井段水平井多级分段压裂开发模式,试验井盐227-1HF,初产较高,递减较慢。技术人员综合该区块试抽试采特征,科学规划盐227井网部署方案:纵向上一套层系、三层开发,井距150-160米;平面井工厂开发,一个井台,放射型井网,井距220-430米;9口水平井,第一层3口,第二层4口,第三层2口。 在具体实施中,则以“三级监护”的安全管理为基础,局安全环保处一周2次安全督察,采油厂及各施工单位安全科每天2次、三级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实时安全巡视,确保施工全过程安全管理。新型压裂液、“水榔头”解卡、快速裂缝解释等技术则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摸索、完善。目前,盐227“井工厂”设计中的9口井,都已投入正常生产。 练好“千里眼” 管好油水井 最大限度减少作业施工、避免停井躺井,这不仅是采油厂经济效益的需要,更是地处繁华地段的“城中油田”所必须练就的基本功底。 石油开采在为国家贡献资源的同时,也很难避免的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减少污水外排,减少污油外泄则成为各采油单位的基本责任。为此,东辛厂从完善油水井基础管理入手,依托信息化手段,完善油井示功图计量监控系统,规范注水井远程监控系统,练好“千里眼”管好油水井。 地处繁华地段的采油三矿,作为油井示功图计量监控系统的试点单位,在系统使用中摸索出了科学的技术保障体系。他们结合问题井的地面、井筒、底层等方面,分析功图面积、最大最下载荷、上下冲程变化规律,总结出33种问题判别模式,通过问题超前判断,实现开发管理预警,在解决问题模块,创建完善14种技术对策系列,做到问题超前解决,开发管理精度逐步增强。 在注水井监控方面,该厂为金湖银河敏感区域内33口注水井安装注水井远程监控装置,实现水量、压力的远程调控。同时,实施配水间整体改造,实现注水井远程监控,异常井况预警,提升注水井安全环保管理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