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12月25日
作者:
-
【PDF版】
|
|
|
□本报评论员 段学虎 圣诞节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国内慢慢流行,随着节日意识逐渐变浓,这个纯西方的节日也不可避免地被商家当做了促销战的一个工具。但是到了今年,不论是市民还是商家,都感觉这个圣诞节,节味儿淡了。究其原因,以促销为目的频繁造节的商家,是让社会感到节日疲劳的始作俑者。
圣诞节、平安夜,是西方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是一个十足的“舶来品”。不可否认,圣诞节在西方基督教国家里,地位重要,可以说就相当于中国的春节。但圣诞节到了中国就变了味,首先,年轻人把圣诞节当作了向爱侣表白的“情人节”,而商家则干脆把这个节日当做了可以赚个瓢满钵满的促销日子。圣诞节在中国已经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现在任何节日都少不了两类人,一是年轻人,另一个是商家。年轻人有大把的空闲时间,节日成了他们消磨时光、制造惊喜的由头,可以理解。而至于商家,则不论是什么节日,都会被利用来搞促销。细细地数一数,一年十二个月中,每个月都至少有一次促销节日。春节、元宵节、情人节、妇女节、劳动节无一幸免,走在街上,“跳楼价甩卖”、“放血大促销”等标语随处可见。更离谱的是,寄托对先人哀思的清明节,也开始逐渐变成了一些商家的促销节点。近年来,一些商家的造节行为更有愈演愈烈之势。 有人统计过,现在被商家用来促销的节日超过20个,这样的密度已经让不少人从原来的“黄金周大抢购”,逐渐变成了不再相信节日促销。带来的更大恶果是,一些原本的“真节日”也被淡化了。千篇一律的促销海报,听到耳朵长茧的街边神曲也逐渐引起市民的厌恶之感。 如何理性合理地利用节日,在节日疲劳现象日益显露的今天,已经十分迫切地提上了商家的案头。目前,节日泛滥产生的市民“节日疲劳”还只是体现在消费上,如果这种疲倦思想蔓延至生活、认识的各个方面,到时候会造成整个社会的一种观念混乱。笔者认为,全民性的节日,商家用促销的方式为市民的生活提供“红包”,本身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要有度,更不能盲目造节。回归节日本质,而不是逢节都是千篇一律的大促销,下点功夫,做一些实实在在的节日消费,正确引导市民的消费观念,才是商家的制胜王道。
| |